长安马自达百亿押注新能源,能否逆袭市场?

长安马自达,这牌子,老车迷恐怕还记得“弯道王”的名号。操控是真滴棒,但要说销量,那真是...一言难尽。可现在,它突然梭哈新能源,豪掷千金,这步棋,颇有几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

一家昔日靠内燃机叱咤风云的厂子,陡然转向电驱动,而且声势这般浩大,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要知道,如今的新能源车市早已不是什么处女地,而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主品牌如狼似虎,铆足了劲往前拱,特斯拉挥舞着降价的屠刀,四处收割。留给合资品牌的,仅剩些许残羹冷炙。

长安马自达百亿押注新能源,能否逆袭市场?-有驾

长安马自达的抉择,绝非一时兴起。燃油车市场颓势已显,明眼人都瞧得出来。自主品牌异军突起,性价比一个赛一个地卷。合资品牌坐享其成的美梦,早就醒了。长安马自达想要苟延残喘,甚至再攀高峰,转型是唯一解。这道理,谁都心知肚明,但敢不敢破釜沉舟,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地。

他们这次祭出了“双百翻番”策略,听着颇有气吞山河之势:百亿擘画研发,百亿拓疆出口,产值倍增。目标也掷地有声: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九成,年产销三十万辆。这野心,着实不小。

长安马自达百亿押注新能源,能否逆袭市场?-有驾

要达成这些愿景,单靠摇旗呐喊肯定行不通。长安马自达的套路是,砸钱!不仅自掏腰包,还撺掇来了长安和一汽,三方合力筹资。这阵仗,颇有几分背水一战的决绝。

当然,光有金山银海还不够,还得有过硬的绝活。他们眼下力推的MAZDA EZ-6,号称是全球车型,但归根结底还是Made in China。南京工厂摇身一变,成了马自达全球独一份儿的新能源整车外销枢纽,自动化率飙升至九成,据说精度能达到锱铢必较的程度。这效率,委实令人咋舌。

长安马自达百亿押注新能源,能否逆袭市场?-有驾

这个南京工厂,可不是个简单的组装车间,它还聚合了博世、宁德时代这些顶尖供应商的资源。从三电系统到智联互通,整个产业链都囊括其中。而且,车身还启用了86%的高强度钢材,车门防撞梁更是祭出了1500MPa的超高强度钢,安全性上可谓是殚精竭虑。

饶有趣味的是,长安马自达此番还玩起了“反哺式技术”。往昔都是舶来品技术涌入华夏大地,如今是中国团队潜心钻研的技术,通过全球化车型远销欧洲、东南亚。这种转变,着实令人扬眉吐气一番。

长安马自达百亿押注新能源,能否逆袭市场?-有驾

不过,平心而论,长安马自达的这场豪赌,并非毫无风险。

其一,自主技艺的底蕴究竟有多深厚?EZ-6承载的骐骥电池系统,安防性能固然可圈可点,号称能抵御800℃烈焰焚烧三十分钟。但电池安防只是新能源汽车的一隅之地,电控、电机、智能化等等,都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

长安马自达百亿押注新能源,能否逆袭市场?-有驾

其二,环球资源整合的效率能否跟上?马自达的全球销售脉络与长安汽车的出海阅历,听起来很美妙,但付诸实践,势必会遭遇形形色色的掣肘。文化龃龉、市场竞逐、政策壁垒等等,都是亟待攻克的难题。

再者,成本管控的水准能否达标?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打得那叫一个惨烈。长安马自达想要在市场上立足,必须将成本降至冰点,方能具备竞争力。

长安马自达百亿押注新能源,能否逆袭市场?-有驾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合资品牌视作“躺赢”的代名词时,是否忽略了它们在市场浪潮面前的窘迫与抗争?长安马自达的这次转型,或许能为其他合资品牌带来一些启迪。毕竟,时过境迁,安逸度日已无可能,唯有主动拥抱变革,方能觅得新的生机。

假以时日,如果MAZDA 6e真能在欧罗巴市场上与本土劲旅一较高下,EZ-60能在东南亚街头比比皆是,那么这场转型试验,就算是旗开得胜了。对于长安马自达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乎存亡的战役,更是一场重塑“技术马自达”辉煌的荣誉之战。这场征程,艰辛异常,但值得翘首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