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特斯拉和比亚迪工厂都干过,结果一比较,发现差距还真不是一点半点。特斯拉工厂一年能赚12万,花掉5万,攒下7万;比亚迪工厂一年普工赚7万,花掉5万,攒下2万。乍一看,这账本摆在面前,特斯拉完胜。但你要是只盯着工资数字,那就太浅了——背后的故事可复杂得多。
先说工资。特斯拉工厂一年12万,比亚迪工厂7万,差距确实明显。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去特斯拉的人能拿这么多,到比亚迪就只有7万?是特斯拉没人愿意去,还是比亚迪人才太多竞争太激烈?其实答案很简单——工作性质和强度不一样。特斯拉的岗位更偏向技术型,门槛高,工资自然也高;比亚迪的普工岗位更多,流水线上的活儿,工资就没那么“好看”。这不是谁压榨谁的问题,而是岗位本身的价值决定了薪资。
再说生活成本。有人吐槽上海消费高,但特斯拉工厂附近的生活成本其实并不夸张。租房700块,工作餐免费,外面吃一顿20块,自己做饭成本更低,一个月生活费2000块左右就够了。比亚迪工厂大多在二三线城市,消费水平更低,但工资也跟着“打折”。所以,别光看工资数字,生活成本和消费水平才是决定你能攒多少钱的关键。
还有人说比亚迪提供了近100万个工作岗位,这数字确实够吓人。你可以说它是“廉价工厂”,但也得承认,这些岗位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现在多少年轻人找工作碰壁,能进大厂交五险一金,每个月按时发工资,哪怕累点也算有个保障。你要是去那些连劳动合同都不签的小作坊,工资拖半年,受伤了自己掏医药费,那才叫真惨。
工资低确实是比亚迪的槽点。有人吐槽“垃圾比亚迪,没有补贴试试?一个企业竟然不为员工谋福利。”这话听着扎心,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比亚迪靠补贴起家,确实有点“政策红利”的意思,但企业做大了,员工福利是不是也该跟着涨涨?毕竟,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是撑起比亚迪这座大厦的基石。
至于特斯拉,有人说它靠“送地免税”才活得这么滋润。这个观点也不算错,特斯拉在国内确实享受了不少政策优惠。但你不能否认,它的产品力和品牌号召力确实强。能让人愿意花几十万买一辆电动车,这本事可不是靠补贴就能做到的。
咱们聊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有网友说得好:“在特斯拉赚12万,可以有时间陪伴家人,培养兴趣,辅导儿女,尽孝长辈,为下一代提升阶级;在比亚迪赚7万,前提是加班加班再加班,子女留守,无力尽孝,省吃俭用,下一代因为缺乏陪伴,95%还是保持在父母的阶级。”这话听着扎心,但也戳中了现实问题——工资高低不是唯一标准,工作强度和生活质量才是关键。
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工厂工作各有优劣。特斯拉工资高,但门槛也高;比亚迪工资低,但岗位多、稳定性强。你要是图高薪,特斯拉可能更适合;你要是图安稳,比亚迪也不是坏选择。工作就是一场选择题,选对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