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史上最严的电池安全令来了,明年7月强制执行

近些年虽然新能源车型渗透率出现了快速提升,但电池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近段时间,新能源车自燃、碰撞起火等问题引发了社会较大的关注。为此,工信部于2025年4月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此次新规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标志着动力电池安全进入“零容忍”时代,这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

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史上最严的电池安全令来了,明年7月强制执行-有驾

此次修订的安全标准主要体现在三大测试领域,首先是热扩散测试,标准从2020年版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报警信号”升级为“不起火、不爆炸”的绝对安全要求,观察时间从5分钟延长至2小时,并新增内部加热触发方式,覆盖电芯内短路等更贴近实际风险的场景。测试过程中,所有监测点温度需控制在60℃以下,且烟气不得侵入乘员舱,这对电池包的气密性设计和热管理系统提出更高要求。

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史上最严的电池安全令来了,明年7月强制执行-有驾

另外,新规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直径30mm钢球以150焦耳能量撞击电池包后,无泄漏、无起火爆炸,而针对超快充技术,标准明确在充电时间≤15分钟/次的情况下,在300次快充循环后仍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防止电池性能衰减引发安全隐患。这些技术指标的提升,直指近年来因底部剐蹭、快充过载导致的电池事故。

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史上最严的电池安全令来了,明年7月强制执行-有驾

对于行业内的公司而言,宁德时代自2020年就已量产无热扩散技术,通过电芯间隔热层、高效散热通道等设计,实现了热失控烟气主动分离,其NP3.0版本甚至能做到“不冒烟”。蜂巢能源的龙鳞甲电池则采用双面液冷板设计,在电芯与冷却板间增加了防火陶瓷层,并将热失控反应限制在单个电芯内。总体而言,头部企业往往通过材料创新来应对挑战,以此此次新规对大型电池企业的冲击相对较小。

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史上最严的电池安全令来了,明年7月强制执行-有驾

但对于一些中小电池厂商而言却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根据相关媒体的采访信息,某二线电池企业工程师透露,满足底部防撞要求需将电池包壳体厚度增加2mm,并引入高强铝合金框架,这将导致车身重量增加8%-10%,同时能量密度下降,这反而对车辆性能带来了影响。而从技术路线看,固态电池因不可燃电解质特性或成为此次新规最大受益者。宁德时代目前已建成固态电解质中试线,其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远超当前液态电池水平。借助此次新规发布,预计固态电池产业链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史上最严的电池安全令来了,明年7月强制执行-有驾

从行业的后续影响来看,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是较为明确的事情,2024年动力电池CR5市占率已达85%,在新标准实施后,缺乏研发能力的小厂商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与此同时,跨领域合作成为趋势,宁德时代与航天科技联合开发卫星监测技术,实时追踪电池健康状态。而比亚迪则引入核电级故障树分析法,将电池失效概率进一步减小。

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史上最严的电池安全令来了,明年7月强制执行-有驾

总结: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发布,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安全领域的重大变革,同样也是一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检验。当安全成为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那些在材料科学、系统集成、智能制造领域建立优势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而消费者也将获得更可靠的产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