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爆款神话破灭,生死战怎么打?

资本市场正在上演一场残酷的“杀神”游戏。曾以“爆款制造机”闻名的理想汽车,股价在12个月内腰斩,市值蒸发超2000亿元。当同行们在新能源赛道高歌猛进时,这家最会赚钱的造车新势力却陷入“卖得越多,赚得越少”的怪圈。2024年财报显示,理想总营收1445亿元的背后,净利润暴跌31.9%,残酷的现实将“增程式神话”撕开血淋淋的缺口。

一、增程式的甜蜜与诅咒

五年前,李想用增程式技术撬开中产家庭用车市场时,业界都在嘲笑“脱裤子放电”。但理想ONE用月销破万的成绩,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L系列三款车型更将“沙发、彩电、大冰箱”的配置卷出新高度,让30万级SUV市场掀起内饰军备竞赛。

这套组合拳曾所向披靡:2023年L7+L8+L9总销量超30万辆,单车毛利率高达21.8%。但危机早已潜伏——当华为问界M7以25.8万元起售价杀入,消费者突然发现,同样的增程技术、更大的空间、更智能的鸿蒙座舱,理想的产品溢价如同纸糊的城墙。

理想汽车:爆款神话破灭,生死战怎么打?-有驾

二、双面绞杀下的窒息感

华为的进攻堪称教科书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M9上市前就通过参数对比精准打击L9,智界R7卡位L6价格带,问界M5改款直击理想腹地。更致命的是,余承东团队将理想最擅长的用户运营玩出新高度:问界车主转介绍率高达35%,比理想巅峰期还高出10个百分点。

比亚迪的“屠刀”则更加血腥。腾势N9用38.98万元对标L9,唐L以22.98万元截击L6,海洋网新车矩阵则封死20万元以下退路。这个新能源巨头手握垂直整合的供应链,能将单车成本压到理想难以企及的程度。当唐L以亏本价清场时,理想的财报正在发出警报:2024年Q4单车毛利率已跌破15%。

理想汽车:爆款神话破灭,生死战怎么打?-有驾

三、转型阵痛与战略迷途

L6的爆火反而暴露致命软肋。这款24.98万元起售的“救世主”,贡献了理想60%的销量,却将品牌均价拉低至28万元。更危险的是,当L6车主占比过半,理想正在从高端品牌向大众市场滑坡——这对依赖高毛利的商业模式无异于慢性自杀。

纯电转型的尝试更像一场灾难。首款纯电车型MEGA上市即遭遇滑铁卢,3月销量不足2000辆。理想引以为傲的“产品定义能力”在纯电领域失效:800V超充布局落后,智能驾驶迭代迟缓,面对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和小米SU7的生态化反,理想竟拿不出差异化武器。

理想汽车:爆款神话破灭,生死战怎么打?-有驾

四、生死关头的底牌

在至暗时刻,理想仍握有三张底牌:70万存量用户的运营体系、行业顶尖的产品细节把控、以及超200亿元的现金储备。当问界M9车主开始抱怨座椅异响,当比亚迪车主吐槽车机卡顿,理想的“精装房”优势依然存在。

但时间窗口正在关闭。李想需要做出抉择:是继续在增程式红海血战,还是All in纯电背水一战?是降价保量还是坚守品牌调性?这场战役已不是产品层面的较量,而是供应链、技术储备、生态体系的全面战争。

新能源战场没有永远的王者。当华为用5个月完成问界M9改款,当比亚迪每42小时推出一项新技术,理想必须证明自己不只是“沙发厂”,而是真正的科技企业。毕竟,资本市场的耐心,从来比造车新势力的现金流枯竭得更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