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日产车吧,一说起来就是“大沙发”,舒服得嘞!
恨不得把客厅搬进车里。
轩逸、天籁那零重力座椅,车主们简直吹爆了。
可一瞅内饰评分,嘿,比行业平均水平还低了那么一截。
这事儿挺有意思,就好像你花大价钱买了个按摩椅,结果发现遥控器不太灵光。
这反差,其实挺能说明问题的。
日产好像有点儿“重舒适轻科技”的路径依赖。
座椅专利一大把,88项呢!
可车机系统,那卡顿程度,简直是年经老梗。
座椅比方向盘还懂你,是挺舒服的,可也成了创新的绊脚石。
你想啊,开车是为了啥?
安全第一啊!
奇骏广告里说“有了安全,才能持续的舒适”,这话没毛病。
所以今天咱就来聊聊日产车的保命技能——刹车。
这刹车,灵不灵?
哪款车能让你一脚踩死,稳稳当当停住?
又有哪些车,恨不得让你提前预判三个红绿灯?
汽配大师做了个实测,结果有点儿扎心。
先说刹车距离大于44米的,这几款车,得小心了:NV200、老款骐达、老款途乐、老款天籁,还有一款NV200。
这刹车距离,说实话,有点儿吓人。
要是碰上个紧急情况,真替车主捏把汗。
再看刹车距离在39到44米之间的,这算是合格线。
奇骏、西玛、楼兰、天籁、劲客、逍客、GT-R、轩逸、阳光、途乐、玛驰、骊威、途达、贵士……一口气报下来,足足45款车。
数量是不少,可细想想,这“合格”俩字,是不是有点儿勉强?
最后说说优秀的,刹车距离小于39米的。
总共8款车:艾睿雅、几款GT-R、PATHFINDER探陆、新款奇骏e-POWER、新款轩逸,还有一款老款楼兰混动。
欸?
这里面是不是混进来几个不太一样的?
好像电动车表现更好一些。
看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为啥日产车刹车差距这么大?
合格的多,优秀的少,还有几个垫底的?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原因归结为“日产不重视安全”时,是否忽略了车辆本身的设计年代和技术迭代?
老款车型在安全配置上自然不如新款。
还有,不同车型定位不同,成本控制也影响了刹车系统的选择。
例如,NV200这类偏重实用性的MPV,可能在刹车性能上有所妥协。
与普遍认知不同,实际情况是,电动车艾睿雅和混动楼兰的刹车表现亮眼。
这可能与电动车和混动车特有的能量回收系统有关,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刹车,缩短刹车距离。
但话说回来,这只是技术层面的解释。
更深层次的,是不是也反映了日产在不同时期,对“安全”的理解和投入力度?
有人说,日产的重心全放在座椅上了,安全方面能省则省。
这话虽然有点儿刻薄,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毕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车企需要在舒适性、科技感、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做出权衡。
但安全这玩意儿,是底线啊!
仅这一个数字,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刹车距离差几米,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所以说,日产啊,长点儿心吧!
别光顾着研究“大沙发”了,也好好研究研究刹车!
毕竟,坐得再舒服,也得先安全到达目的地,不是吗?
想起一个朋友说过,买车就像找对象,颜值、身材、性格都很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得靠谱。
这“靠谱”,不就是安全吗?
最终,我们还是希望,日产能在“舒适”之外,把更多精力放在“安全”上。
当座椅和方向盘一样懂你,那才是真正的天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