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辆东南亚特供的“小面”,换了个壳子,加了个电机,居然敢卖到21万人民币起。
三菱Xpander,这名字听着就挺绕口,PLAY特别版,听着更像是玩具。
搁国内,这价钱都能摸到合资品牌的中型SUV了,谁还会去看一辆1.6升混动的MPV?
可人家三菱还真就敢卖,而且是在泰国市场。
泰国诶!
皮卡才是王道的地方,这Xpander想靠什么突围?
先说说这车本身。
外观嘛,见仁见智。
PLAY特别版加了点运动套件,Cross版更野性一点,但骨子里还是那个熟悉的“小面”造型。
内饰也基本没变,三排七座,实用性是有的,但要说豪华感,那就算了吧。
动力方面,1.6升混动,95马力的发动机加上116马力的电机,零百加速9.7秒。
这数据,也就勉强够用。
那么问题来了,这车凭什么卖这么贵?
一种说法是,混动系统拉高了成本。
电池、电机这些东西,都不是白来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
同样是混动,比亚迪在国内卷成那样,价格都快打下来了。
三菱这套混动技术,真有那么值钱?
另一种说法是,品牌溢价。
三菱在东南亚市场,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
尤其是在皮卡领域,Triton(L200)卖得相当不错。
Xpander作为三菱的销量支柱之一,自然也能沾点光。
但这光环,真的能支撑起21万人民币的售价?
恐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市场定位。
Xpander主要面向东南亚、南美洲等新兴市场。
这些地方的消费者,对价格可能没那么敏感,更看重实用性和品牌。
而且,这些市场的竞争对手,比如丰田Innova、铃木Ertiga、现代Stargazer,也都是这个价位。
说白了,就是“不是我贵,是大家都贵”。
但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真的能长久吗?
要知道,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加速出海。
比亚迪、长城、吉利这些品牌,不仅技术先进,价格也更有竞争力。
一旦它们进入东南亚市场,Xpander的生存空间,恐怕会受到挤压。
而且,东南亚市场也在不断变化。
消费者越来越懂车,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果Xpander还是停留在“够用就好”的水平,恐怕很难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仅从价格来看,Xpander在泰国卖到21万起,这事儿背后反映的是不同市场、不同品牌之间的博弈。
有人说,这是“收割智商税”,也有人说,这是“市场差异化”。
但无论怎么说,消费者最终会用脚投票。
与普遍认知不同,低价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高价,一定要有足够支撑的理由。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市场行情”时,是否忽略了品牌自身的产品力和竞争力?
这Xpander,说白了,就是一辆“缝合怪”。
缝合了MPV的实用性、SUV的野性,还有混动的噱头。
但缝合得好不好,值不值这个价,最终还得市场说了算。
而对于三菱来说,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恐怕才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消费者也不是冤大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