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应城②丨膏都盐海,孕育民间艺术瑰宝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李传维、周洪阳 通讯员杜朝霞、冯璇、李梦婷)素有“膏都盐海”美誉的应城,因膏盐产业衍生出内涵丰富、底蕴厚重的膏盐文化。日前,在应城矿山公园博物馆,应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宋文林介绍,应城的膏雕、膏塑、膏矿号子等民间艺术,享誉海内外,应城市也因此被誉为“湖北省石膏艺术之乡”。
岩崩而出,三十里膏城
据了解,应城市境内岩盐储量为280亿吨。石膏已探明地质储量为13.04亿吨,其中一级品纤维石膏储量居亚洲之首,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
文化应城②丨膏都盐海,孕育民间艺术瑰宝-有驾
石膏最早发现处。通讯员 郑毅 摄
应城膏盐文化的源头可追溯到应城西北的半边山。应城矿山公园博物馆运营经理黄敏介绍,据《湖北通志》载:“明·嘉靖年间,县西北团山北麓,因岩崩,石膏矿苗始露。”大富水河水和山洪冲坍了团山西北的一个山头,半边滑落的山体显露出青白叠生的石膏。从那时起,应城开始了最早的石膏开采。
文化应城②丨膏都盐海,孕育民间艺术瑰宝-有驾
岩层中的石膏。通讯员 郑毅 摄
因石膏用途广泛,需求量大。明末清初,“洞商”开始出现,他们投资雇人为其开洞采膏,发展至清末民初,应城形成了膏、盐并采的新兴格局。在半边山延伸的山体上,原始矿井“狗爬洞”的遗址依然可见。
晚清、民国时期是应城膏盐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矿山覆盖近半个应城地区,号称“三十里膏城”。1917年,应城纤维石膏产量达到14万余吨,占当时全国石膏产量的90%以上,生产食盐1万余吨。1933年,湖北省第一支股票“应城石膏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开始印刷发行。
云图控股应城基地。通讯员 郑毅 摄
文化应城②丨膏都盐海,孕育民间艺术瑰宝-有驾
益盐堂(应城)健康盐制盐有限公司展厅展示的多种盐类产品。通讯员 冯璇 摄
时至今日,应城盐化工、精细化工、石膏建材产业工业总产值567.4亿元,是全国盐和盐化工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应城制盐企业和品种盐生产企业产能超过每年720万吨,全省9成食用盐来自应城。
膏矿号子,喊出劳工之声
应城膏盐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膏盐文化,其中,民间音乐“膏矿号子”,反映的是膏矿工人繁重的采膏活动,目前已经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收录。
文化应城②丨膏都盐海,孕育民间艺术瑰宝-有驾
反应采矿工人劳作的铜像。记者 李传维 摄
根据石膏开采工序的不同,膏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发明了正眼号子、水眼号子、锤工号子等“膏矿号子”。
“正眼号子”“水眼号子”没有歌词,节奏与劳动紧密联系,由一些感叹性的呼喊组成,曲调与劳动和谐一致,统一了劳动动作,从而调节了呼吸,减轻了劳动疲劳。
文化应城②丨膏都盐海,孕育民间艺术瑰宝-有驾
反应采矿工人劳作的铜像。记者 李传维 摄
“捶工号子”:正月下洞腊月上,爹妈认不得儿子的像,这是托的么人生,我越思越想越心伤。有具体而形象的歌词,不仅唱出旧社会石膏矿工人的悲惨生活,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
应城市作协副主席张灵霞说,“膏矿号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点缀在民间音乐的百花园中传唱不止。
膏雕膏塑,手艺人创出的民间工艺
在应城漫长石膏产业发展史中,石膏以其色泽洁白、质地细腻的特点,不断与民间手工艺相结合,产生了膏塑、膏雕、粉笔等手工艺制品,是应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膏雕是应城传统石膏工艺的代表,是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清朝末年,应城城关的民间匠人就将石膏制成枕头或方形坐垫,可以清热解凉,还有去“心烦、神昏”的作用。
文化应城②丨膏都盐海,孕育民间艺术瑰宝-有驾
伍柏林正在制作膏雕。记者 李传维 摄
应城工艺膏雕厂厂长伍柏林介绍,应城膏雕的雕刻过程可以用“一锯、二打、三锉、四雕、五磨”进行概括。从原材料选料到雕制、打磨、抛光直至上蜡,所有工序全由手工完成。
栩栩如生的膏塑作品。记者 李传维 摄
膏塑则是以熟石膏粉为原料,将粉末和生水按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然后注入模具,待膏粉凝固后脱模、晾干、成型而制成。最初的膏塑是纯天然的,之后出现的彩塑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文化应城②丨膏都盐海,孕育民间艺术瑰宝-有驾
膏塑传人钟志平正在制作膏塑。记者 李传维 摄
在应城市新河城市文化客厅中,膏塑传人钟志平成立了膏塑艺术工作室。她说,应城膏塑膏雕等手工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折射出应城人独特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她希望将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传承应城非遗文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