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哪吒汽车:能否上演“逆天改命”的逆袭大戏?

2025年的哪吒汽车,像极了神话中那个与天抗争的少年——深陷泥潭却依然倔强。从“新势力销冠”到月销仅百辆,从资本宠儿到被限高消费,这家车企究竟经历了什么?它还有机会逆袭吗?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绝境中的哪吒汽车:能否上演“逆天改命”的逆袭大戏?-有驾

一、国内崩盘:销量断崖、资金链危机、官司缠身

2022年,哪吒汽车以15.2万辆的销量登顶新势力冠军,但仅两年后,其销量便如过山车般坠入深渊。2024年,哪吒全年销量同比暴跌40%,10月至12月单月销量更跌至237辆,堪称“自由落体”。2025年1月,其国内零售销量仅110辆,几乎被市场遗忘。更糟糕的是,创始人方运舟被多次限制高消费,公司股权遭冻结,拖欠供应商款项超1亿元,甚至被多家企业起诉。

致命伤:品牌定位模糊

哪吒主攻10万-20万元市场,面对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的“降维打击”,既无技术护城河,又缺乏高端品牌溢价。其命名“哪吒”虽蹭到IP热度,却也因过于“二次元”劝退部分消费者。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买车的不是影迷,谁会为‘魔童’情怀买单?”

绝境中的哪吒汽车:能否上演“逆天改命”的逆袭大戏?-有驾

二、孤注一掷:押注海外,东南亚成“救命稻草”

国内卷不动,哪吒选择“出海求生”。2024年,其海外销量近3万辆,占全年总销量近三分之一,尤其在泰国连续两月拿下纯电SUV销冠。2025年,哪吒计划将海外销量翻倍,并将东南亚作为核心战场。这一策略看似合理:东南亚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5%,竞争压力远低于国内,且哪吒已布局184家海外渠道,南宁工厂全力生产出口车型。

本地化是胜负手

哪吒在泰国、印尼加速建厂,试图通过KD件组装降低成本,并针对当地需求强化续航和售后服务。但挑战同样巨大:比亚迪在泰国销量是哪吒的3.5倍,且已建成15万辆产能的本土工厂,哪吒想要突围绝非易事。

绝境中的哪吒汽车:能否上演“逆天改命”的逆袭大戏?-有驾

三、生死融资:40亿能否续命?

资金链紧绷的哪吒,近期宣布启动E轮融资,目标40亿-45亿元,领投方豪掷30亿。这笔钱将用于保障生产和海外扩张,但市场疑虑未消——截至2023年底,哪吒现金储备仅28.4亿元,当年经营现金流为-43.5亿元,融资若失败,恐步高合、威马后尘。

盈利目标画饼?

创始人方运舟宣称“2025年毛利率转正,2026年整体盈利”,但现实骨感:三年累计亏损超183亿元,2024年销量暴跌下,成本压缩空间有限。即便融资到位,如何平衡烧钱扩张与盈利目标,仍是难题。

绝境中的哪吒汽车:能否上演“逆天改命”的逆袭大戏?-有驾

四、逆袭条件:三大生死关

1. 融资必须落地

当前哪吒现金流几近枯竭,若E轮融资受阻,所有战略都将成空谈。

2. 海外需复制“泰国模式”

东南亚市场容错率低,一旦比亚迪、长城等加大投入,哪吒的“先发优势”可能迅速消失。

3. 国内止血与品牌重塑

国内月销百辆已近“植物人”状态,需通过产品升级(如中高端车型)重建消费者信心,但资金和技术短板恐成掣肘。

绝境中的哪吒汽车:能否上演“逆天改命”的逆袭大戏?-有驾

五、结语:逆天改命,还是悲情终局?

哪吒汽车的困境,折射出新势力“重销量、轻盈利”模式的致命缺陷。其海外战略看似明智,但对比亚迪等巨头而言,东南亚不过是“第二战场”,对哪吒却是“生死战场”。若融资顺利、海外扩张成功,或能如方运舟所言“踏出一条路”;若失败,则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

神话中的哪吒剔骨还父,以莲花重生;现实中的哪吒汽车,能否借资本与海外市场的“莲花”,在2025年逆天改命?答案或许就在未来12个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