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续航虚标榜:谁在裸泳,谁在真游?
最近一份春季实测电动车续航榜单出炉,结果让人颇感意外。
别克E4以92.5%的续航达成率夺冠,而某些知名品牌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实际续航只有标称的六成左右。
这份榜单像一面照妖镜,让那些"注水"的车型现了原形。
先说说表现好的。别克E4标称620公里,实测跑出572.5公里,达成率92.5%,这个成绩确实亮眼。紧随其后的是宝马iX,达成率91%。新面孔乐道L60表现不俗,555公里的标称续航实际跑出490.8公里,位列第三。前十名中,比亚迪宋PLUS EV、极氪7X等国产车型也交出了87%以上的好成绩。
这些车型的共同点是续航实在,基本能做到"说到做到"。消费者买电动车最担心的就是续航缩水,这些车型至少在这方面让人放心。特别是别克E4和宝马iX,作为传统车企的电动产品,能在续航真实性上领先,说明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上确实下了功夫。
中间档的车型表现中规中矩。特斯拉Model Y排名第20,545公里标称续航实际跑431公里,达成率79%。这个成绩不算突出,但也不算差,属于"勉强及格"的水平。同级别的ID.4 CROZZ、五菱缤果PLUS等车型达成率都在80%左右,算是行业平均水平。
这些车型的表现印证了一个事实:大多数电动车的实际续航都会比标称值低一到两成。消费者购买时要有心理准备,别被厂家宣传的数字迷惑。特别是北方冬季,这个折扣可能更大。
最让人失望的是榜单末尾的几款车。沃尔沃C40、零跑C10、丰田C-HR EV等车型的续航达成率只有60%左右,这意味着标称500公里实际只能跑300公里。这种程度的缩水已经不能用"误差"来解释,简直就是"虚假宣传"。
这些车型的问题可能出在多个环节:电池管理策略过于激进,测试条件与实际使用差异过大,或者是单纯为了营销数字好看。不管什么原因,最终吃亏的都是消费者。花大价钱买辆电动车,结果续航缩水四成,这感觉就像买了箱"缩水"的水果。
电动车续航虚标问题由来已久。厂家在理想条件下测试出的数据,与实际道路行驶存在天然差距。但差距大到六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个老笑话:卖瓜的说包甜,结果买回去发现是生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现行的续航测试标准确实存在漏洞,厂家可以"钻空子"优化测试结果。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一些企业不得不夸大宣传,否则在参数比拼中就处于劣势。但归根结底,受损的是行业信誉和消费者权益。
对消费者来说,这份榜单的最大价值是提供了真实参考。买车不能只看厂家宣传,更要看实际表现。特别是准备购买电动车的朋友,一定要多做功课,看看真实车主的反馈,别被漂亮的数字迷惑。
电动车行业正在经历从"参数竞赛"到"用户体验"的转型期。续航数字固然重要,但真实可靠更重要。那些靠虚标数字吸引眼球的车企,最终会被市场淘汰。毕竟消费者不是傻子,上一次当可以理解,上两次当就是自己有问题了。
这份榜单就像一场考试,有人考了90分,有人刚及格,还有人不及格。但考试可以重来,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挽回。电动车要真正普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
续航虚标看似是技术问题,实则是诚信问题。电池技术可以慢慢进步,但诚信一旦缺失,整个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希望这份榜单能给行业提个醒:消费者要的是真实可靠的续航,不是漂亮的数字游戏。
电动车发展至今,续航焦虑已经逐渐被充电便利性取代。但如果连标称续航都不可信,还谈什么解决焦虑?这就像饭店标榜"量大实惠",结果端上来只有半碗饭,再好的菜也让人倒胃口。
说到底,电动车续航就像人的身高,虚报一两厘米可以理解,虚报十厘米就是欺骗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