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数据出炉,欧美中国电车的“惩罚性关税”起效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真的能撼动全球汽车市场的根基吗?从最早的玩票心态,到如今全网铺陈的销量数据,中国的电动车企业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闯入欧美市场,打破了多年的行业格局。

关键数据出炉,欧美中国电车的“惩罚性关税”起效了?-有驾

然而,欧美国家眼看自己的老牌汽车帝国面临冲击,一层层贸易保护政策也开始应声而起。加税、芯片封锁、内外合力的打压,种种措施让中国电动车杀出国外的道路充满挑战。那么,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到底能不能闯出一片天?

话说回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什么能干得这么猛?首先,不得不提到国内非传统车企的突围,比如小米。你或许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手机厂商能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挤进全球顶尖的电车企业阵营。

关键数据出炉,欧美中国电车的“惩罚性关税”起效了?-有驾

可就是这么一个跨界的“新玩家”,不仅搞起了智能手机,还搭上了新能源汽车的东风,直接从通讯领域蹿进了电动汽车市场。这背后,不仅仅是中国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还有政府的政策扶持、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种种红利加在一起,催生了这股新兴势力。

此外,中国电动车已不仅仅凭借“价格优势”赢得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部分高端电动车在欧美市场的售价,已经逼近甚至超过一些传统豪车品牌,例如“保时捷”。

曾经,中国制造代表着低价,现在却逐渐发展成了代表高端。无论是质量还是技术创新上,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在赶超传统欧美巨头。难怪欧美的目光不得不紧紧跟随,甚至出手阻挠。

关键数据出炉,欧美中国电车的“惩罚性关税”起效了?-有驾

欧美国家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中国产业大军闯进自己的领地。美国率先采取行动,对中国电动车直接一刀,挥上了102%的“惩罚性关税”。欧洲紧随其后,也是“参照”了美国的做法,给中国电动车加上了38.5%的关税。摆明了就是为了“扼制”中国车企扩展国际市场的速度,给欧美本土企业多留一些缓冲时间。

但问题是,高关税真能阻挡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吗?你以为加上高关税,消费者就会乖乖回去买本土品牌了?其实不然,关税只是抬高了电动车在当地的售价。

关键数据出炉,欧美中国电车的“惩罚性关税”起效了?-有驾

对于消费者来说,依然追求的是技术和品质,当需求被挤压的同时,他们多掏的腰包自然会增加不满。经济学上有个再熟悉不过的定律:最终的关税成本大多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而且,关税从根本上无法改变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差距。双方交锋,打的是技术战,不是单纯的价格战。而中国多年来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已经不再是单纯“低价优势”那么简单。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或许能更直观地理解当前形势。到2024年9月,全球一共销售了170万辆电动车,而中国就贡献了110万,占据了全球大约66%的市场份额。

关键数据出炉,欧美中国电车的“惩罚性关税”起效了?-有驾

这听起来简直是“半壁江山”,也难怪欧美行业开始紧张。而反观欧洲,在高关税和外部压力的夹击下,电动车销量竟开始下滑4%,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欧洲不少市场还开始讨论重返燃油车市场,幻想燃油车能帮助它们从“混乱”的新能源局势中脱身。

相比之下,美国市场则在特斯拉的带动下,电动车整体销量意外增长了10%。特斯拉这个曾经的新能源领头羊,现在也成了中美技术比拼中的“标杆”。尽管如此,特斯拉自己也频频放下身段,与中国车企合作。

关键数据出炉,欧美中国电车的“惩罚性关税”起效了?-有驾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内卷”激烈得令人头皮发麻——各种新能源车企打得不可开交,利润空间渐窄,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着眼于国内难以续命,选择“出海”成为了长远生存的必然选择。这种情况下,欧美市场对中国车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还有一个必须得提的是,关税打压只是欧美应对中国电动车崛起的“前菜”,真正的“大招”还在芯片上。别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起步得风生水起,关键还是得靠芯片。但问题来了,芯片这块,中国还得仰仗欧美。

关键数据出炉,欧美中国电车的“惩罚性关税”起效了?-有驾

2023年的数据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有90%的核心汽车芯片仍依赖进口,这些芯片主要来自瑞萨电子、恩智浦半导体和意法半导体,三者占中国车用芯片市场的77%。也就是说,美国虽然加关税,但真要封锁中国电动车,芯片卡脖子可能是更致命的一击。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新能源汽车中的芯片比重越来越大,智能化、电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车时代,芯片可能只占到车成本的几分之一,但到了电动车,芯片成本已经飙到20%以上。

随着新能源车走向智能化、无人驾驶的趋势,芯片的重要性只会与日俱增。一旦欧美在这方面搞手脚,通过芯片涨价或封锁进口,就像甩了一张致命的底牌,直接打击中国电动车的性价比优势。

关键数据出炉,欧美中国电车的“惩罚性关税”起效了?-有驾

眼看呢,危机不小,中国也没打算坐以待毙。为了解决这一堪称“卡脖子”的隐患,国内早已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芯片全面自主化的目标。根据规划,力争在2025年实现20%-25%的国产芯片替代,但这条路并不平坦。目前,虽然国内的一些芯片厂商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但要真正填平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还存在不小的技术差距。

更危险的是,假使任何外部芯片出现漏洞,植入安全隐患,数据泄露都不仅仅是汽车层面的损失,可能还涉及到国家安全。

这样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历史上,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干涉与手段已经屡屡得手,华为就是一个近在眼前的案例。芯片自研,从技术到供应链的完善,不仅关乎中国新能源车的未来,也关乎着中国整个高新技术发展的命运。

关键数据出炉,欧美中国电车的“惩罚性关税”起效了?-有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