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岚图,就像溪流冲出山涧,漫向宽广的平原。少了点跌宕起伏,多了些平缓廖阔。岚图从初出茅庐到进入技术第一梯队,花了不到5年的时间。现在,岚图已经能够以领先的姿态布局品牌、技术和产品的未来。在中国汽车工业从“电动化”向“双智”,在向“全域智能化”迈进的过程中,岚图在业内的声望迅速抬升。
4月16日,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岚图以“天元智架 安心智驾”为主题,发布L3智能架构,同时宣布L3天元智能架构落地车型,岚图首款全尺寸大六座SUV(项目代号“泰山”)。这款车在2025年底前正式发布。
代号“泰山”全尺寸大六座SUV
“智架”意味着智能系统化
“智驾”和“智架”有区别。智驾概念明确,就是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智架则可能意味着E-E架构的智能化,也可能是全车机械、电子架构全面智能化。岚图天元架构,指的是后一种情况。
天元架构的核心突破在于实现了“机械层智能化”。传统汽车底盘、动力、制动等系统多为独立模块,而天元架构通过全线控技术(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等)的集成,实现了软硬件解耦。
天元的四电机分布式驱动,支持原地掉头、蟹行模式等场景。这是智架的物理学基础,即更强大的机动能力。
而结合800V高压电液泵与主动道路预瞄系统,悬架调节速度比空气弹簧快100倍(0.5秒完成200mm行程调节),可主动应对复杂路面,甚至实现“四轮离地跳跃避障”。 车身三个轴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让底盘系统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预判,例如通过实时调整悬架刚度抑制车身侧倾,提升高速过弯稳定性。
智能悬架、底盘、和车身控制,不仅带来超级舒适体验,履险如夷,更重要的是将感知、算力和电液执行机构融为一体,形成全车姿态智能控制系统。以数字化手段解决道路颠簸和体验相悖的问题,岚图不是第一家,却是目前做的最到位的品牌之一。
岚图实现了软硬件解耦与多域协同,构成的全域智能化底座,可以运用到岚图旗下任何新产品研发上。这一技术底座不仅提升了车辆性能,更通过标准化接口设计,支持未来5-7年的功能迭代,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奠定硬件基础。
而天元架构以“智能安全”为核心,通过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与鲲鹏L3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的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感知、决策、执行的全链路智能化体系。
感知决策执行链路的“超级加倍”
和以往一样,岚图首款大六座SUV深度整合华为技术资源,形成“岚图自研+华为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
岚图搭载的华为L3辅助驾驶系统,搭载了4颗700线LiDAR(激光雷达),探测距离220米,看似中规中矩,但700线的分辨率,与普遍采用的192线,高出近4倍。而且4颗LiDAR设计,实现了全向超远感知。
匹配48+传感器,超1000TOPS算力平台,实现城市/高速全场景NOA(领航辅助驾驶)。和L2一样,L3在无法胜任的条件下也要求人工接管,只不过后者的次数要“非常少“。如果人工未能及时接管,L3必须有能力脱离当前场景(缓慢靠边等)。众所周知,L3和L2最大的区别,在于符合条件的L3激活后,系统主导驾驶,人类负责接管,但允许人类接管的时间窗口,比L2更宽更合理。
而其冗余设计(双芯片、双电源、独立传感器分组)正是L3相对L2的又一个重要区别:所有功能通道的重要节点,全都和诊断链路串联,互为诊断。这样一个通道诊断链路可以关断另一个通道的输出,确保关键节点出故障后,整个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而鸿蒙智舱的升级,基本上是线性的。即多模态交互更强大、生态应用接入更快捷,座舱向“第三生活空间”转移的趋势变得更明显。
与华为的合作,让岚图更有能力通过“强感知+强算力+强执行”的闭环,推动智能化体验从功能叠加迈向场景融合。
主动防御体系
与L2的不同,还体现在天元架构首创“全向主被动融合安全防护系统”,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AI大模型,实现从被动防御到智能预判转变。
3年前,岚图就提出新能源汽车五大安全标准(电池、被动、主动、健康、信息),其车身通过超美标110km/h追尾测试,电池包满足IP68防护与热失控24小时无明火标准。这一场被动安全的“肌肉秀”,凸显了岚图品牌的基因对于安全的不妥协。
如今,当岚图产品的双目立体预瞄摄像头识别到40米内±20mm高度的障碍物,结合鲲鹏数据大模型实时分析,在碰撞前0.5秒通过悬架主动抬升车身,使防撞钢梁最大化吸能。
线控系统(转向和制动)作为关键环节,均采用双备份方案,为安全提供更多保障。线控制动时间缩短至100ms(传统液压制动为250ms),制动距离减少1.8米。
主动防御体系,重新定义了智能汽车的安全边界,使安全从“事故后保护”升级为“风险前干预”。
在L3模型的背后,岚图集成了云端高保真场景训练与车端实时数据,通过“感知-规划-控制”端到端模型,切实减少传统模块化架构的延迟。非结构化障碍再也不是识别的例外。
岚图发布中国首个轴向磁通电机
岚图做对了什么
岚图天元架构的落地,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更是品牌战略的成功实践。回过头来看,岚图当初没有走容易的路,而是集中攻关高难度技术。当年轴向磁通电机曾被海外垄断,仅用于超级跑车。岚图通过13项专利布局,实现电机效率97.5%、扭矩密度提升40%,打破“卡脖子”困境。这种“硬核自研”策略,使其在电驱、底盘等核心领域建立起技术护城河。
而岚图与华为的战略合作,成为岚图强化品牌力的助推力量。华为提供智能驾驶与座舱方案,岚图专注整车集成与机械层创新。这种分工避免了重复投入,加速了技术落地。
岚图CEO卢放曾承诺“三年三品类”,履行了承诺之后,岚图应该怎么走,是有长远思考的。
高端全尺寸SUV+L3架构,直击高端用户家庭出行,对安全、舒适、智能化的双重需求。从岚图的角度,进一步树立“科技旗舰”定位,避免了价格战的泥潭,以全面智能化体验重构豪华内涵。和智舱智驾体验不同,岚图将智能化融入到产品的每一个环节,与安全和体验相关的属性,智能化全面覆盖。这让岚图的大六座产品,看上去就像未来产品。
天元智能架构的落地,不仅是岚图技术实力的彰显,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到“引领”的转折点。岚图背靠央企资源调度、研发积累和全产业链支持,打开了明确的上升通道。
如今,通过“硬核自研+生态共建+用户导向”的战略组合,岚图正推动行业向全域智能化跃迁。其首款L3产品,可能开启一个以“安全”为基石、以“场景”为驱动的“系统性智能”出行的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