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周六深夜的F1沙特大奖赛排位赛,上演了心跳加速的最后一秒逆转! 迈凯伦车手诺里斯在Q3的5号弯压上路肩失控撞墙,红旗中断比赛时还剩8分32秒。
当赛道恢复后,维斯塔潘用0.001秒的微弱优势暂时登顶,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决战在最后两分钟——车手们换上全新软胎,拉塞尔和皮亚斯特里接连刷出最快圈,维斯塔潘却在冲线时以0.01秒绝杀!
这场排位赛的戏剧性从三练就开始酝酿。 吉达赛道下午的地表温度高达52℃,车手们坐在驾驶舱里像在蒸桑拿。 哈贾尔的饮水系统甚至漏了,头盔里灌满冰水变成“移动鱼缸”。
迈凯伦的双子星却在这地狱模式里称王:诺里斯和皮亚斯特里用软胎跑出1分27秒489和1分27秒513,把第三名的拉塞尔甩开半秒以上。
排位赛Q1刚过半,迈凯伦就露出獠牙。 皮亚斯特里和诺里斯的最快圈仅差0.007秒,相当于赛车前后保险杠的距离。 汉密尔顿一度掉进淘汰区,最后时刻惊险晋级时,他比阿尔本只快千分之七秒——这相当于眨个眼的时间差。
被淘汰的车手名单里藏着大新闻:斯托尔、奥康这些老将居然输给了新人贝尔曼,而博托莱托的赛车甚至没来得及做最后一个飞驰圈。
Q2的红旗事件让所有人捏把汗。 奥康在3号弯擦墙引发全场黄旗,正在做圈的加斯利趁机偷到第8名。 此时维斯塔潘已经悄悄摸到诺里斯身后,两人圈速差距缩小到0.048秒。
最刺激的是汉密尔顿的生死线:当他以第10名晋级时,距离被淘汰的阿尔本只有0.007秒优势。 梅赛德斯工程师在无线电里喊出“晋级了”的时候,老汉的赛车还在维修区入口漂移。
真正的爆点出现在Q3。 诺里斯在第三次飞驰圈试图挑战极限,5号弯吃路肩太多导致赛车弹跳失控,左前轮直接撞上护墙。 他的赛车横在赛道中央,身后赶来的车手们紧急刹车,扬起一片白烟。
此时距离结束还有8分32秒,足够再做两个飞驰圈。 重新发车后,维斯塔潘率先做出1:27.559,比皮亚斯特里快千分之一秒——这差距相当于把头发丝切成三百段。
最后两分钟,所有车手换上最后一套新软胎。 拉塞尔突然爆发冲到第一,皮亚斯特里立刻反超0.3秒,但维斯塔潘的赛车在第三计时段如同开了氮气加速。
冲线时刻,维斯塔潘的圈速定格在1:27.472,比皮亚斯特里快0.01秒——这相当于赛车领先4.3米冲线。 而撞车的诺里斯因为没能完成最后一个飞驰圈,只能从第10位发车。
迈凯伦的升级套件确实凶猛。 他们在吉达赛道用上了新型扩散器和低阻力尾翼,三练时直道尾速比红牛快8公里/小时。 但诺里斯的撞车暴露隐患:过度追求空力效率导致机械抓地力不足。
红牛则玩起了“变形记”,维斯塔潘的赛车在排位赛调校时把前翼角度加大2度,后悬挂硬度增强15%。 这些改动让RB20在高速弯的转向不足问题得到缓解,第三计时段比练习赛快0.4秒。
梅赛德斯还在挣扎。 拉塞尔虽然拿到第三,但他赛后承认:“赛车在长距离里更稳定。 ”数据显示,梅奔的软胎衰减率比红牛低0.03秒/圈,这可能成为正赛的关键。
而法拉利继续让人头疼,勒克莱尔和塞恩斯分别只排第5和第7。 他们的单圈速度比迈凯伦慢0.5秒,但长距离模拟显示,跃马的中性胎节奏比红牛快0.1秒。
车手们的装备也在经受考验。 诺里斯撞车时承受了5G的冲击力,相当于脖子突然挂上35公斤重物。 而哈贾尔在三练遭遇的“头盔漏水”事故,让车队连夜加装双层密封圈。
轮胎策略将成为正赛胜负手。 练习赛数据显示,软胎在吉达赛道平均衰减临界点是8圈,而中性胎可以坚持22圈。 但去年这里的安全车出动概率高达73%,随时可能打乱计划。
维斯塔潘在赛后采访中透露:“最后一圈我差点在27号弯撞墙,方向盘都在抖。 ”而皮亚斯特里无奈摇头:“我们离杆位就差一根睫毛的距离。 ”
诺里斯的撞车录像在社交平台疯传,慢镜头显示他的左前轮锁死0.2秒后失控。 迈凯伦领队斯特拉承认:“我们需要在激进和稳定之间找到平衡。 ”
吉达赛道的高墙依旧恐怖。 去年这里诞生了8次黄旗和3次安全车,今年排位赛已经出现2次撞车。 正赛发车时,头排的维斯塔潘和皮亚斯特里需要面对500米长的直道争夺。
而中游集团的混战同样精彩:角田和加斯利只差0.05秒,哈斯车队的贝尔曼成为唯一晋级Q2的新秀。 就连第15位发车的奥康也放话:“我们的长距离可以和阿尔平拼一拼。 ”
维修区里,红牛连夜调整维斯塔潘赛车的刹车通风导管——排位赛时他的刹车温度比队友佩雷兹高40℃。 迈凯伦则给诺里斯更换了变速箱和悬挂部件,避免撞车留下隐患。
梅赛德斯选择保守策略,给拉塞尔准备了硬胎起步的备用方案。 而法拉利工程师正在反复计算,勒克莱尔发车时的右前轮定位角需要增加0.5度来提升直线速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