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这盘棋,眼下着实有点儿僵。瞅瞅这四月中旬的销量榜,简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前二十强里,居然只有四家车企能勉强hold住场子,小日子还算滋润,剩下的就只能用“煎熬”来形容了。这跟新能源那边的红红火火比起来,简直是两极分化,天壤之别。
吉利算是自主阵营里的“独苗”,靠着二十七万出头的销量,勉强“坐庄”。当然,这“坐庄”背后,也只是1.8%的蚊子腿式增长,说实话,压力山大。真要说让人眼前一亮的,还得是奇瑞,同比大涨13.4%,简直是燃油车市场里的一股“泥石流”。反观那些合资品牌,那叫一个“凉凉”。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那跌幅看得人直抽凉气,差点儿就“膝盖斩”了。就连华晨宝马、一汽奥迪这种“高富帅”品牌,销量也缩水不少。
现在问题来了,这究竟是闹哪样?难不成大伙儿都跟燃油车“拜拜”了吗?
明面上看,当然是拜新能源车“截胡”所赐。马路上跑的绿牌车跟下饺子似的,充电桩也遍地开花,还有政策补贴撑腰,老百姓自然想换换口味,图个新鲜。但如果仅仅把锅甩给新能源,是不是有点太“图样图森破”了?
往深了扒拉,合资品牌的颓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技术“慢半拍”。人家自主品牌都在铆足了劲儿搞混动、玩智能化,你还在抱着那套老掉牙的燃油技术“吃老本”,消费者又不傻,干嘛要 “喜提”你的车?
吉利星越L的“逆袭”,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这车能卖得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燃油车的基础上,掺和了更多智能化元素,更对年轻人的胃口。六万多辆的销量,同比暴涨49.2%,这数据搁在整个燃油车市场,简直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小太阳”。
再瞅瞅日系车,丰田RAV4、本田雅阁还能顶住压力,实现增长,这说明啥?说明品牌底蕴还是管用的,老百姓对这些经典车型还是有点“情怀”的。但轩逸、东风本田的萎靡不振,也再次敲响了警钟:抱着金饭碗睡大觉,早晚要被市场“扫地出门”。
更有嚼头的是,南北大众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消弭。曾经稳如磐石的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现在也开始感到转型的“阵痛”。你说它们没点真本事吗?肯定不是。但它们的问题在于,太迷信过去的成功经验,转型动作太迟缓,导致市场份额被慢慢“蚕食”。
单从销量榜单来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厮杀,已经进入了“刺刀见红”的阶段。自主品牌在技术升级方面攒了不少家底,尤其是在混动技术和智能化配置上,已经隐隐有反超合资品牌的苗头。
当然,燃油车市场也并非一潭死水。一汽-大众速腾、迈腾还能坚守德系的基本盘,丰田RAV4、本田雅阁也能挣扎着往上爬,这说明只要产品力足够能打,燃油车还是有它的一席之地。
说到底,现在燃油车市场就是一个“赢者通吃,败者一无所有”的马太效应。自主品牌如果能继续保持技术革新的劲头,牢牢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就能在市场上切走更大的一块蛋糕。而那些墨守成规、转型慢半拍的合资品牌,恐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份额被一点点吞噬,最终走向式微。这或许不是一个简单的销量数字,而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倒计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