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
“15万预算,买辆代步车能有多难?”
这问题要是放在五年前,答案可能是一辆中规中矩的油车,或者一台续航300公里的入门电车。但到了2025年,市场彻底变了天——有人告诉你,15万内就能买到一台续航600公里、带激光雷达、能自动变道、座椅还能变“大床房”的智能SUV,你信吗?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不信。直到上个月试驾了零跑B10,我才发现:现在的国产车,卷起来连自己人都怕。
一、“600公里续航+激光雷达”,这价格是来砸场子的?
先看一组数据:零跑B10的顶配车型,CLTC纯电续航600公里,配激光雷达+高通8295芯片,预售价13.98万。这相当于什么概念?举个栗子,同样带激光雷达的某合资SUV,价格直奔20万+;而同价位的国产车,续航大多卡在500公里上下,智驾功能还停留在“定速巡航”阶段。
零跑B10的狠,在于它直接把“续航焦虑”和“智驾溢价”两座大山给炸了。试驾时,我从上海开到杭州,全程200多公里,表显续航掉了240公里,实际达成率83%。更绝的是它的快充——服务区吃碗泡面的功夫,电量就从30%充到了80%。官方数据说只要19分钟,实测甚至更快。
二、12万的车,智驾比30万的还猛?
“自动变道?那不是特斯拉的专利吗?”
朋友听说零跑B10的智驾能力后,第一反应就是质疑。但实测下来,它的高速领航辅助(NAP)确实够“老司机”。在高架上,它能主动识别施工围栏、提前变道避让大货车;遇到匝道出口,还会像人类司机一样观察后视镜,找准空档切入。最让我意外的是无图智驾——没有高精地图的国道,它照样能识别红绿灯和突然窜出的电动车。
硬件上,车顶的禾赛激光雷达探测距离300米,搭配12个摄像头和27个感知硬件,算力比某些30万级车型还强。关键是,这些配置在12.98万的激光雷达版上就能买到,而同价位的竞品要么砍激光雷达,要么把智驾功能拆成选装包“加钱卖”。
三、空间魔术师:副驾能变化妆间,后排能当双人床
如果说智驾是零跑B10的“杀手锏”,那空间设计就是它的“小心机”。
别看它车长只有4.5米,轴距却做到了2735mm,后排腿部空间足足两拳半。更绝的是副驾前方的“魔术岛台”——6个拓展孔能装折叠桌板、手机支架甚至迷你冰箱。试驾时,同车的女生当场把副驾改成了“化妆间”,边敷面膜边刷剧。后排座椅放倒后,纵深1.8米,铺上充气垫直接变身“大床房”。官方说能躺下1米75的人,我1米8躺进去居然也没顶头。
储物设计更是“丧心病狂”:门板塞得下3瓶矿泉水,中控台下藏得进女士包包,就连后排空调出风口都做了抽纸槽。设计师怕是偷学了宜家的收纳哲学。
四、性能不玩虚的:6.8秒破百,底盘比日系车还稳
“电车加速快”不算新鲜事,但零跑B10的猛,是带着底气的猛。后置电机218马力,运动模式下电门踩到底,推背感直接顶到后背。官方0-100km/h加速6.8秒,实测7秒出头——毕竟1.5吨的车重摆在那儿。
更惊喜的是底盘调校。过减速带时“砰砰”两声干净利落,山路转弯时车身稳得像吸在地上。工程师说这是和Stellantis集团(Jeep、玛莎拉蒂的母公司)联合调校的成果。实际开起来,确实比某些晃晃悠悠的日系SUV扎实多了。
续航方面,67.1kWh的宁德时代电池,配合低至12.3kWh/百公里的电耗,日常通勤两周充一次电毫无压力。北方用户也不用慌,-30℃极寒测试下,电池还能保持80%续航,这比某些“低温趴窝”的电车靠谱多了。
五、细节狂魔:测漆仪量出来的诚意
零跑B10的“卷”,是连漆面厚度都不放过的卷。
用测漆仪一量,120μm的厚度堪比20万级合资车;车门缝隙均匀得能治好强迫症;四门双层夹胶玻璃,120km/h高速行驶时,车内噪音比同级车低3分贝。甚至副驾气囊的位置都精心设计——就算你在岛台上摆满手办,气囊弹出时也能把摆件“压”在下方,避免二次伤害。
这种细节,放在12万级车型上,只能用“离谱”来形容。
结尾:
试驾完零跑B10,我算是看明白了:现在的车市,早已不是“一分钱一分货”的时代。当零跑把激光雷达打到12万级,当600公里续航成为标配,当副驾都能DIY成移动化妆间……其他车企只有两条路——要么跟上,要么出局。
如果你正纠结“买油车还是电车”“选智能还是选便宜”,不妨去试试零跑B10。它会用实打实的配置告诉你:成年人,从来不做选择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