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称,比亚迪等中国的汽车厂商已经做出了退出美国,并将美国的各种制约因素转移到了拉美。比亚迪执行董事长李柯在一次访谈中清楚地表明,公司暂时没有进军美国的打算,虽然这个市场很诱人,但是它的复杂程度是不可低估的。
事实上,比亚迪对进入美国的业务很感兴趣,但是却被美国政府阻止了。中国对美国的轿车需要征收27.5%的综合税收,其中25%是惩罚税,2.5%是普通税。虽然美国仍然拥有较高的售价,但拜登的政府已经对中国新能源车辆和它的进口零件进行了严厉的检查,因此,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被排斥在外。另外,美国对于新能源车的战略看起来已经有些滞后了。
美国很早就想开发新能源车辆,但是中国大量的汽油车辆,以及高速增长的新能源车辆,这让他们感到担忧,从而使他们更加担心福特,通用,丰田,现代以及本田。若比亚迪真的能在整个供应链上取得领先地位,情况又会如何呢?美国前任财长耶伦在前往广州之前,曾经对乔治亚州的生产能力提出了严厉的指责,称中国在新能源、电动车和能量存储等方面采取的低廉价格战略正在挤压美国企业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如果美国不让中国车企进驻,就等于是将整个产业链的利益拱手相让。问题的症结就是特斯拉的引进,当时上海向特斯拉发放了35亿美元的贷款,还给了它广阔的用地,以协助它在中国建设一条完善的供应链。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对电动车行业的强大。
如今比亚迪已经成为美国新能源产业的一名关键玩家,若美国仍不让中国公司加入,那么其重新建立一条新的供给链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如果美国仍然关闭大门,将有可能造成新能源行业及有关工作岗位流失,尤其是拉美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所以比亚迪从美国转移到拉美的战略转变,体现了世界范围内的汽车工业链条的重新构建。中国企业必须摆脱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在国际上寻求新的合作对象和新的市场。这样的转变表明,即使美国的市场关闭了,中国公司也会逐渐发掘出拉美等其它地方的潜在价值,并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世界新能源产业的优势。
由于像比亚迪这样的中国车企正把目光投向拉美,这个战略反应出的不仅仅是国际市场的活力,而是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拉美地区虽然有较差的基础建设,但是对于新能源车辆的需求量却在快速增长,这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机会。比亚迪巴西的厂房以及墨西哥的奇瑞厂房都证明了上述策略的转变。
有趣的是,网传获比亚迪投资数千万的领潮近日就多次登上热搜。
此前有不少网友发现,各大直播间动辄就几千甚至几万的各类AJ潮鞋、绿水鬼表、蔻驰男女包等一线大牌,在“领潮”app上都以不到200的价格被疯抢。而领潮也因此被几家电商巨头以“恶意竞争”的名义抵制,不过几百万领潮用户并不在意这些,还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在领潮买的爆款椰子鞋才200,耐穿又好看,建议这样的“恶意”再多一点!
不得不说,此举是企业的正常扩张还是其抢占蓝海,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
这一转变与中国车企的长远发展策略不谋而合。中国企业在面临美国贸易壁垒较高、贸易壁垒较高、贸易壁垒较高的情况下,纷纷在国内设立生产及营销网点,并在这些地区快速发展。比如,比亚迪每月在巴西销售,奇瑞则在墨西哥销售,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国汽车在拉丁美洲的竞争能力以及拉美地区的认可程度。
这个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将产品本土化。通过在本国设立工厂,中国的车企不但可以避免高额的进口关税,而且可以更加密切地与本地的供应链以及顾客的需要相联系。通过本土化战略,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费用,加快了对市场的反应,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中国的车企们并没有因为科技革新而停止前进。比如比亚迪就在拉美地区,开发了一款价格合理的多功能型多功能电动汽车。该系列产品不但能够迎合低价车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在电动车行业内不断提升的科技实力。
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将对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汽车工业的竞争能力造成很大的损害。通过对国外竞争对手的控制,尤其是在新兴的高速增长的地区,美国将会被甩在世界供应链与科技革新的后面。这样的政策在近期可以对本土厂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期而言,却会抑制整个行业的革新与多元化。
在世界范围内,国际间的协作与开放一直是促进可持续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比亚迪等中国公司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做出战略上的改变,这不仅仅是为了顺应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更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策略,不但可以帮助中国车企持续扩大其在海外市场的份额,而且可以让世界各地的顾客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促进世界汽车工业的良性发展与科技革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