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中国汽车工业迎来历史性一幕——日产GT-R官方发布海报,祝贺小米SU7 Ultra上市:“纽博格林让我们一战成名,十二年前是我,GT-R;十二年后是你,SU7 Ultra。”这短短几行字,既是对新晋“性能之王”的认可,也暗含着一代传奇的退场宣言。而雷军的回应更显格局:“不服输,敢于挑战最强的同行,追求极致,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内核!”这场跨越时代的对话,不仅是技术的接力,更是精神的传承。
一、性能对决:9.165秒改写历史
小米SU7 Ultra用数据宣告了新时代的来临。在0-400米直线加速赛中,原厂SU7 Ultra以9.165秒的成绩碾压1600马力的GT-R(9.562秒),尾速高达252.37km/h,甚至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和特斯拉Model S Plaid,成为全球最快四门量产车。
其背后是1548马力的三电机系统(双V8s+V6s)、1.98秒破百的狂暴性能,以及359km/h的极速表现。正如网友所言:“GT-R曾让世界记住它的名字,如今SU7 Ultra接过了这把火炬。”
二、技术革命:从“手搓超跑”到量产神话
GT-R代表的燃油时代,是手工打造、限量生产的“匠人精神”,而SU7 Ultra则展现了电动化与工业化的降维打击:
三电机布局:精准的动力分配技术,源于小米手机散热系统的跨界创新。
全碳纤维车身:15平方米碳纤维覆盖件,整车重量控制在1900kg以内,轻量化与刚性兼备。
赛道级电池:宁德时代麒麟Ⅱ电池支持5.2C超快充,11分钟补能70%,彻底打破性能与续航的悖论。
反观传统超跑,动辄1-5年的提车周期与高昂售价(部分车型价格达小米百倍),在SU7 Ultra的“52.99万元+3个月交付”面前黯然失色。
三、市场颠覆:3天订单超AMG+M Power全年总和
小米SU7 Ultra的爆发力不仅限于赛道。上市3天,大定突破1.9万台,锁单量超1万台,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奔驰AMG与宝马M Power 2024年全球订单总和(8000台)。雷军直言:“挑战保时捷,征战纽北,我们至少坚持10年。”而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的背后,是“极致性价比”的胜利——同级性能车型价格仅为传统超跑的1%-10%,且流水线生产保障了品控稳定性。
四、精神传承:GT-R的“不服输”与小米的“敢挑战”
GT-R的传奇始于纽北赛道,它曾以“日本战车”之名单挑欧洲豪门;而SU7 Ultra在上市前便以原型车跑出6分46秒874的纽北圈速,刷新四门车纪录。正如汽车博主吴佩所言:“只有懂GT-R的人,才明白它祝贺SU7 Ultra的分量——这是对挑战者精神的致敬。”两代“战神”虽技术路径不同,却共享着打破偏见、颠覆规则的基因。
互动话题:你心中的“战神”是GT-R还是SU7 Ultra?评论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