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销量首现两位数下滑,Model 2项目被砍,三位高管集体离职……马斯克为何押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却对“造车”失去兴趣?这场豪赌背后,是科技狂人的远见,还是一场危险游戏?
一、战略转向:从“造车”到“造未来”
2024年初,马斯克宣布特斯拉不再是一家单纯的电动车公司,而是将重心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他拒绝了内部建议的廉价车型Model 2(售价2.5万美元),认为“制造平价电动车缺乏激情”,而Robotaxi才是“颠覆人类出行”的终极目标。
数据对比:
♦ Model 2预期:年销数百万辆,稳定现金流;
♦ Robotaxi现状:年销预计仅数十万辆,且面临技术、法规双重挑战。
马斯克的逻辑:电动车颠覆油车的使命已“完成”,剩下的只是“枯燥的更新”。他更愿投入100亿美元研发AI芯片和超级计算机,试图将特斯拉打造成“AI机器人公司”。
二、内部分裂:高管离职与销量危机
Model 2项目的取消引发特斯拉内部震荡:
♦ 核心高管出走:动力总成副总裁、全球政策副总裁等3位支持者离职,削弱了技术研发与政策谈判能力;
♦ 销量暴跌:2024年交付量同比降1.1%,2025年Q1再跌13%,创历史最差纪录。
用户情绪:
“等了多年的平价特斯拉,结果等了个寂寞!”网友吐槽。而比亚迪、小鹏等国产车凭借15-20万车型抢占市场,特斯拉却因产品老化(Model Y被曝“无功能可减配”)陷入被动。
三、现实挑战:关税重创与市场困局
马斯克的AI野心,正被现实“打脸”:
♦ 关税暴击:中国产Robotaxi零部件因美国关税飙至145%,单辆车成本激增近万美元;
♦ 技术滞后: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仍属L2级,事故频发,且难以适配中国复杂路况;
♦ 品牌危机:马斯克政治言论引发争议,特斯拉在欧美市场份额暴跌,加州销量从55.5%降至43.9%。
四、未来赌局:万亿市值靠AI还是泡沫?
马斯克坚信,特斯拉的终极价值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
♦ Robotaxi蓝图:2026年组建自动驾驶车队,目标年销200-400万辆;
♦ Optimus野心:人形机器人号称“营收超10万亿美元”,但当前灵活度不及波士顿动力,成本难控。
分析师警告:若Robotaxi失败,特斯拉将陷入“AI画饼难充饥,电动车江山已失守”的双重绝境。
结语:特斯拉的十字路口
马斯克的赌局,是颠覆未来,还是抛弃基本盘?对于消费者,国产电动车或许是更务实的选择;对于投资者,这场豪赌将决定特斯拉是成为“下一个苹果”,还是“陨落的诺基亚”。
互动话题:你更看好特斯拉的AI转型,还是认为它该回归造车?留言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