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梅赛德斯-奔驰(中国)与北京奔驰因制动软管和轮毂饰板缺陷,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涉及进口CLA及国产EQE SUV车型。
这是奔驰自2024年底针对EQE SUV首次召回后的第二次同类行动,也是2025年开年至今的第五次公开召回。
从制动系统硬件到轮毂配件,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型,密集的召回清单是否叩问着这家百年豪华品牌的质量管控体系,值得思考。
奔驰
因制动性能问题等,或引发安全隐患,奔驰召回部分车型
至于召回原因,此次召回的两类车型问题均直指生产环节的“错误”。进口CLA因后轴制动软管长度设计偏差,可能导致长期磨损和制动液泄漏,或影响制动安全;
国产EQE SUV则因轮毂饰板强度不足,存在行驶中脱落风险。尤其后者是2024年底召回的“扩大版”,短短四个月内两次因同一部件缺陷召回,是否暴露出奔驰在供应商管理或工艺标准执行上的漏洞,值得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奔驰的召回图谱是否正从传统硬件向软件领域蔓延,也值得关注。2025年一季度,国产E级车因传动轴联轴节制造缺陷召回超万辆,AMG插混车型则因高压发电机控制模块软件错误导致动力中断。
召回公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奔驰当季在华召回总量已达2.5万辆,远超宝马、奥迪等竞争对手。
这种“多线召回”是否折射出奔驰在电动化转型与国产化扩张中的矛盾:既要加速本土化降本增效,又需维系“德国品质”的技术严谨性,也可能值得品牌方关注。当然,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最好。
奔驰
奔驰主动召回值得肯定,不过召回频次以及规模,确实相对高了点
车宇世认为,奔驰的召回,值得肯定。比如说,从法律层面看,奔驰严格执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备案、通知和免费维修流程,体现了企业对消费者安全的底线责任。
相比国内一些厂商,尤其是一些自主品牌厂商在召回方面的滞后性,我个人认为,奔驰这种主动召回的行为,显然更加值得信任。
奔驰
毕竟,这在体现对于消费者的负责任的态度的同时,也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以及对市场的敬畏。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奔驰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召回频次以及数量,都相对比较高。这种高频召回是否悄然侵蚀品牌溢价,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奔驰
尤其是,对于以“豪华”为卖点的豪华品牌尤为值得注意。此外,更严峻的挑战来自新能源赛道。
据了解,奔驰EQ系列电动车自推出以来,已因电池管理系统故障、充电接口过热等问题多次召回。
奔驰CLA,非涉事车型,仅为展示
本文结语:
应该说,召回是车企对产品缺陷的补救,更是对品牌价值的试炼。奔驰方面主动召回相关车型,值得肯定。
至于召回规模以及频次问题,或许对奔驰而言,如果后续能够将质量管控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防控”,在国产化进程中坚守工艺标准,在电动化转型中平衡速度与可靠性,能够更好的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毕竟,消费者为“三叉星徽”支付的不仅是产品价格,更是对“零妥协”品质的信仰——这份信仰,如果因为频繁的召回而受到影响,确实有些让人惋惜。
最后,本文事实依据综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信息为准。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总第11640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