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颇为玩味,咱自家地盘上不太受待见的角儿,捯饬捯饬,换个洋名,竟在外头混开了。这回上海车展上露面的奇瑞欧萌达PHEV,猛一看有点脸熟,仔细一咂摸,嗨,不就是之前在国内晃悠的欧萌达,换了个插电混动的芯儿嘛!更逗的是,人家还撂了话,主攻海外。
这事儿,咋瞅都透着股“橘逾淮为枳”的况味。可细一盘算,这其中的弯弯绕,可远不止“顺眼不顺眼”这般皮毛。
先聊聊这车本身。外形动了刀子,换了张更具侵略性的脸庞,有人觉着比烧油版带劲,这可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配置上,插电混动,也算搭上了新能源这班顺风车。可症结在于,咋就在国内折戟沉沙了呢?
兴许有人会嚷嚷,还不是国内新能源车卷成了麻花。比亚迪、特斯拉,外加一众后起之秀,个个卯足了劲儿要把价格砸到地心去。奇瑞欧萌达燃油版,论身价没啥优势,论设计也没啥让人眼前一亮的绝活,自然就淹没在人海里了。
可单凭一个“卷”字,就能把事儿说圆了吗?怕是没那么简单。
咱得寻思寻思,国内的爷们儿,娘们儿,要的是啥?除了银子,更看重的是牌面、硬实力、智能化体验。比亚迪能拔地而起,靠的是电池上的独门绝技;特斯拉能风生水起,靠的是自动驾驶和品牌光环。反观奇瑞,纵然技术底蕴不浅,但在品牌营建、智能化这块,确实还有精进的空间。
再瞧瞧海外市场。像不列颠、罗刹国这些地界,对新能源车的接纳度,可能还没咱这儿这么高。他们更在乎的是皮实耐用,以及性价比。而奇瑞在这几方面,还算有点底气。
这就好比,你在京城混不出头,跑到三线小城,反倒成了金凤凰。市场不同,口味不同,策略自然也得跟着变招。
所以,奇瑞欧萌达PHEV剑指海外,也不失为一记妙手。与其在自家门口硬钢,不如先在外头扎稳脚跟,攒点经验,再杀个回马枪。
当然咯,这可不意味着奇瑞在国内就彻底没戏了。关键还得找准自己的套路,避短扬长。别老想着“出口转内销”这招,先把自家的货打磨好,把品牌形象竖起来,才能真正俘获国内老少的芳心。
扯到这儿,冷不丁想到一个事儿。咱们是不是太习惯把锅甩给“国内太卷”了?是不是忽略了,自家的东西,真就那么硬气,值得别人掏腰包?
汽车这行当,归根结底还得靠真本事。光靠嘴皮子,靠花里胡哨的噱头,是走不远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攥在手里,才能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
这回欧萌达PHEV的亮相,与其说是奇瑞的一步棋,不如说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一段小插曲。咱们不再安于做个“贴牌工”,而是开始琢磨着“走出去”,在全球赛场上亮亮肌肉。
但这仅仅是个开端。往后的路还长着呢,挑战也多着呢。咱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谋略、眼界和破釜沉舟的胆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