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三天跑了1073公里,我来聊聊这台霞光紫的小米SU7 MAX顶配版。
说实话,刚拿到钥匙时手心都是汗——毕竟这是小米造的第一辆车,网上吹的夸的、踩的骂的全都看过,心里实在没底。但开上杭州高架那一刻,悬着的心突然就落地了。
先说最直观的回头率。这车停在西湖边充电,五分钟内三拨人凑过来拍照,还有人摇下车窗喊“哥们这车落地多少”。前脸像保时捷这事早被说烂了,但实车线条比照片更凌厉,特别是选装21寸轮毂的版本,停在Model 3旁边气场直接碾压。
坐进车里第一感受是新车没味儿,这点比某些豪华品牌还强。座椅通风一开瞬间变舒适。后排空间确实局促,我178cm坐直了头发蹭顶,过减速带得抓紧扶手,不然真能体验“超级马里奥跳跃”。倒是后备箱够深,塞两个登机箱绰绰有余,前备箱还能养鱼,别问我怎么知道的,玻璃水加注口设计简直反人类。
三天跑完杭州到上海往返,续航算是摸透了。顶着130km/h跑高速,空调24℃全程开,满电跑到趴窝正好462公里。要是市区通勤,500公里应该稳的。充电桩兼容性不错,国网快充15分钟补能200公里,但车机导航找桩偶尔抽风,有次差点把我导进绿化带。
最惊喜的是底盘调校,过坑过坎干净利落,高速变道像轨道车一样稳。不过刹车前段太贼,堵车时容易点头,得适应两天。赛道模式试了五分钟就关掉——702匹马力配合关闭防滑,方向盘稍微多转半圈,车尾立刻开始躁动,新手千万别轻易尝试。
智能化算优缺点分明,小爱同学比手机版更机灵,说句“打开所有窗户”瞬间执行,还能用iPad控制后排空调。但车机应用商店空空荡荡,CarPlay至今是饼,地下车库断网直接变砖。哨兵模式倒是实用,6个摄像头无死角监控,就是费电,一晚上掉2%电量。
说到价格,34.9万带空悬和四驱,性价比确实能打。但别被营销忽悠瘸了——21寸轮毂帅归帅,胎噪大到得调高音乐音量,一条倍耐力P Zero换胎2000块,普通用户真心建议选20寸。
最后给纠结的准车主说句实在话:这车适合愿意尝鲜的年轻人,回头率和驾驶乐趣绝对值回票价。但要论家用舒适和品牌面子,隔壁品牌可能更稳妥。至于质量?反正我的车还没异响,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检验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