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D7你入手了吗?为何在网上被喷得最惨?
荣威作为上汽集团的主力品牌,推出了新能源车型~D7,上市后的销量还算不错,但车机卡顿、混动切换等问题被喷的体无完肤,这款车究竟如何呢?
首先来看它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890*1872*1510mm,轴距2810mm,接近比亚迪汉的体量,但风阻系数仅0.23Cd,B级车的尺寸,紧凑家用车的价格。
纯电版:VGA六合一电机(145kW/310N·m),宁德时代零燃魔方电池(CLTC 510/610km)
混动版:1.5L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3%)+P1+P3电机(综合功率150kW),CLTC纯电125km
- DMH混动:12.18-14.18万元
- EV纯电:14.38-17.08万元
贷款优惠在3万元左右,可领取国补、省补以及厂家补贴,综合优惠至高6万元左右。
荣威D7外观采用「科技优雅美学」设计,封闭式前脸+分体式大灯(纯电版)与星空格栅(混动版)双前脸策略,一眼吸引住你的感觉,侧身线条借鉴豪华品牌后驱比例,但C柱过度略显生硬。
进入内饰,麂皮材质覆盖率超80%,配备12.3英寸双联屏(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科技感满满,但车机芯片仍为较旧的联发科MTK五核方案,操作延迟明显。
优势
1. 混动系统采用P1+P3架构,中低速段NVH控制优于比亚迪DM-i
2. 电池组采用CTP技术,能量密度达142Wh/kg
3. 全系标配L2级驾驶辅助(含打灯变道功能)
缺点
1. 后悬架采用扭力梁非独立结构(官方称"高性能平台"设计)
2. 快充功率仅50kW(竞品普遍100kW+)
3. 冬季实测续航达成率仅58.7%(汽车之家测试数据)
荣威2023品牌价值指数仅62.3分(J.D.Power数据),但定价直逼比亚迪秦PLUS(品牌指数81.5分)
配置偏低
- 低配车型减配侧气帘
- 全系无热泵空调
- 手机无线充电仅顶配专属
- 过度宣传"后驱驾控"概念,实际麋鹿测试成绩仅72km/h
- 电池安全宣传话术与2022年荣威Ei5自燃事件形成记忆关联
主打"科技新中产"定位,但实际购车群体中网约车司机占比达37%,导致C端用户排斥,据威尔森监测显示,在12-15万价格带,荣威D7的「配置/价格比」仍优于合资燃油车(如轩逸、朗逸)。
若能针对以下痛点快速迭代:
1. OTA升级解决车机卡顿
2. 推出长续航版(700km+)
3. 终端让利至10万元区间
仍有望在二线新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当前舆论危机本质是产品定位与消费者预期错位所致,而非绝对产品力缺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