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深圳的商务接待司机老王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开启GL8陆尚的纯电模式时
他习惯性瞥了眼仪表盘上的续航里程——1420公里的数字让他下意识揉了揉眼睛
副驾的客户正用吸顶屏追剧,后排老板在小桌板上敲着键盘,而老王满脑子想的却是:这箱油够我从北京直奔上海不用充电?
这个真实场景最近在车主群里疯传,也让别克GL8陆尚未上市先火
作为MPV界常青树GL8家族的最新成员,这台车用5219mm的超长车身和3088mm轴距重新定义空间标准
但最狠的还是那套“真龙”插混系统,7.7秒破百的性能配上6.68L的亏电油耗,直接把混动MPV的能耗比卷出新高度
打开车门瞬间,扑面而来的不是新车的皮革味而是满满的商务仪式感
双12.3英寸联屏与15.6英寸吸顶屏组成的三屏矩阵,让第二排的老板们能边开视频会议边追《庆余年2》
航空座椅的22向电动调节搭配SurFlex新型材料,据说零下15℃坐垫依旧柔软——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门口实测过的车主表示:比我家暖气房还舒服
但真正让车评人集体高潮的,是那套源自航天技术的COOLGRID热管理系统
北京冬夜零下20℃的露天停车场里,隔壁腾势D9的车主正在寒风中等待电池预热
而GL8陆尚的车主却已喝着车载咖啡机煮的热美式扬长而去,仪表盘显示纯电续航仅衰减3%
这场面让比亚迪夏的销售顾问直呼“不讲武德”
毕竟在30万价位段,敢把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做到24.4kWh还能塞下三排剧院式座椅的
除了别克这个MPV专业户,还真找不出第二个玩家
不过论坛里的争议声同样刺耳
有网友晒出实测数据:满员状态下第三排腿部空间比官宣缩水12%,后备箱塞不进标准尺寸的婴儿车
更有人吐槽那块15.6英寸吸顶屏在强光下的反光问题:“阳光明媚的下午,屏幕亮得像面镜子”
这场关于MPV本质的论战正在知乎热榜发酵
支持者认为GL8陆尚的1420km综合续航是混动技术的天花板
反对者则揪着111km的纯电续航不放:“都2025年了,这点电量也好意思叫新能源? ”
车展现场的对比体验更富戏剧性
当消费者同时坐进GL8陆尚和腾势D9的第二排
前者航空座椅的8点式按摩精准找到肩胛穴位,后者的大沙发却让人想起高铁商务座
但这种差异化的舒适取向恰恰暴露了市场分野
网约车公司批量采购GL8陆尚作为机场专车,看中的是-30℃冷启动的可靠性
而年轻家庭用户则更青睐比亚迪夏的露营套装,毕竟3.3kW外放电功能对野外烧烤更友好
最耐人寻味的是价格策略
别克祭出的“一口价”模式直接砍掉4S店砍价环节,30万指导价落地27万的操作
让隔壁加价等车的丰田赛那车主气得在论坛发帖:“早知道别克也玩性价比,谁还当冤大头”
不过真金不怕火炼的永远是真实续航
有媒体组织三车横评:GL8陆尚、腾势D9 DM-i、传祺E9从上海出发环太湖自驾
结果别克以1420km的实际续航碾压对手,途中加油次数比竞品少2次,加油时长节省47分钟
这场续航马拉松暴露的不仅是技术差距
更是传统车企在混动系统调校上的深厚功底——别克工程师用了26年MPV制造经验
把1.5T发动机和双电机的配合打磨得比德芙巧克力还丝滑
但智能化战场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当新势力玩家炫耀着“可见即可说”的语音交互时
GL8陆尚的车主还在纠结要不要选装那个反应慢半拍的百度AI大模型
这种矛盾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尤为突出
95后奶爸张先生刚在车载应用商店下载了《原神》,转头就发现8155芯片带不动最高画质
“开这车就像用着顶配MacBook却装了个Windows XP系统”他的吐槽引发数百条共鸣
不过对于真正的商务用户来说,稳定可靠才是刚需
某上市公司CEO的司机透露:老板最满意的是会议模式下一键降噪功能
能让沪渝高速上的风噪瞬间消失,比戴降噪耳机开电话会议还清净
这场关于MPV价值的讨论注定没有标准答案
当你在机场看到GL8陆尚的电动门缓缓滑开
下来的可能是带着三个孩子的年轻夫妇,也可能是拎着公文包的投行精英
唯一确定的是,30万级混动MPV市场的游戏规则已被改写
不再是新势力单方面的技术碾压,也不是传统车企的保守防御
而是产品力、品牌积淀与用户需求的精准碰撞
所以问题来了:当1420km续航遇上111km纯电里程
当航空级座椅碰上不够智能的车机系统
你会为这份“熟悉的陌生感”买单,还是继续等待更完美的选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