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已经深入探讨了gamma的概念。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为什么显示屏会选择Gamma2.2,以及这里的2.2具体代表什么。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gamma的定义。简单来说,gamma就是显示屏将明暗变化关系量分为256个灰阶的方式。每个灰阶都对应一个特定的亮度值,这个值虽然是人为设定的,但行业内有统一的标准。
当冲破标准限制时,就可以随意规定这个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gamma。换句话说,我们将不同的亮度分配到256个灰阶中,这种分配方式就是gamma。
在理解了gamma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行业的标准。
这个标准其实来源于CRT显示器,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常见的那种电视机,它有一个显著的后脑勺。在CRT时代,我们无需手动矫正gamma值,因为CRT显示器输出的图像天然就是gamma2.2,这是由其工作原理决定的。然而,到了LCD和OLED时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矫正,这一步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为什么这个标准会沿用CRT的呢?这其实与我们的眼睛感知有关。
举个例子,给你三个亮度分别为500nit、501nit和502nit的物体,你可能很难察觉出它们之间的亮度差异。但是,当亮度从1nit变化到2nit时,你却能明显感知到亮度的变化。
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感知亮度并非与亮度成线性关系。在低亮度范围内,亮度的微小变化更容易被察觉,而在高亮度范围内,较大的亮度变化可能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种感知特性与gamma2.2密切相关。简单来说,gamma2.2就是一种将总亮度非线性地分配到256个灰阶的方式。在低灰阶下,亮度分配得较密,而在高灰阶下,亮度分配得较疏。
通过公式(灰阶值/256)^2.2=亮度,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每个灰阶对应的亮度值。而这里的2.2,就是我们所说的gamma值。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显示屏会选择Gamma2.2了吧?因为它恰好符合了我们人眼的视觉感知特性。
了解了gamma2.2的原理后,我们再来看看实际的应用效果。
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gamma值对图像的影响。第一张图片左半部分的gamma值为2.0,第二张图片左半部分的gamma值为2.4,而两张图片的右半部分都保持了2.2的gamma值。可以明显看出,gamma2.4在亮度较高的地方分辨率降低,而gamma2.0在较暗的地方分辨率降低。
这进一步证明了,gamma2.2是我们根据人眼视觉特性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值,它能够在保持图像整体对比度的同时,更好地呈现出细节信息。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LCD与OLED屏幕的gamma要设置成2.2了吧?这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标准,更是基于我们人眼独特的视觉感知能力所做出的最佳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