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

当前,美式复古工装靴的热度越来越高,redwing875、Dr.Martens、Timberland等较为大众化的工装靴品牌在群众间的热度越来越高,如Wesco、White'sboots、Viberg、德永胜也、Clinch、Julian等更专业的工装靴品牌也逐渐进入大众视线。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工装靴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鞋面往往采用真皮材料,鞋底一般采用传统的缝线连接方式。“固特异工艺”大概是大众听到关于工装靴工艺最多的词汇,对其的褒奖如“成本高,工序长,更耐用,不开胶,穿十年,可换底”。但大众却对“固特异”的具体结构不甚了解,更不知道固特异仅仅是众多“鞋底-鞋面连接方式”中的一种。
为此,我将用五篇文章,围绕“鞋面-鞋底的连接方式”的主题,系统性阐述所有传统鞋靴制造工艺。我也希望,该系列能够成为中文互联网介绍鞋靴工艺最全面、最精准之文章。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如上图,传统的鞋靴制造工艺很多:除固特异Goodyear&手缝沿条Handwelt工艺外,还有重型工装靴常用的Stitchdown&Veldtschoen工艺,正装鞋和户外鞋常用的挪威缝Norweigian工艺,意大利鞋靴常用的内支线blake工艺,以及高级定制男鞋中用到的琴底Fiddleback工艺。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本文是《硬核工装靴工艺详解》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主要介绍手缝沿条(handwelt)、固特异(goodyearwelt)及其衍生工艺。系列文章:
硬核工装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二)——起底Whites,Wesco,Viberg的Stitchdown工艺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三)——顶级正装青睐的挪威缝Norwegian工艺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四)——意大利皮鞋钟爱、轻薄优雅的Blake工艺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五)——工匠技艺的登峰造极,绅装鞋的“琴底”
我们日常穿着的大部分鞋子,如运动鞋、普通皮鞋基本上都是胶粘工艺的。这种工艺比较简单:首先将鞋面缝制出来,固定在模具(鞋楦)上面使之成型,鞋底根据设计款式开模生产。组装鞋底只需要涂上胶水,压合,就齐活了。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现代的树脂胶水粘接性能极强,基本可以保证鞋底的连接强度。但这种胶水采用的有机溶剂普遍毒性较大,生产过程并不环保,因此近些年例如匡威,Vans会采用低毒的环保胶水,其粘合力会更差一些,也就导致了现在一些品牌比较容易开胶的局面。
当然,胶粘鞋在高强度穿着的情况总还是会开胶的,NikeAF1在鞋身与鞋底之间加了一道缝线,降低了开胶风险。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另一种常见的工艺就是一体注塑的工艺:将鞋身放在鞋底模具上方,然后将熔化的鞋底胶水注入鞋面下方的模具中。胶水冷确凝固之后,鞋底也就和鞋身牢固的粘合在一起了。一体成型的鞋底减小了鞋靴开胶的概率。该种工艺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专业户外、劳保鞋靴上,例如Timberland大黄靴,Rediwng的劳保产品线就有相当比例的注塑鞋底鞋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胶水、注塑是现代化工的产物,古人是没有合用的胶水来粘接鞋子的。传统工艺中,鞋面与鞋底多用缝线、钉子等方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追溯到人类文明起源的时代。当前意义的线缝皮鞋工艺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这也是现代欧洲高端制鞋业发达的原因。而最具代表性的“手缝沿条工艺(handwelt)”是众多欧洲的鞋匠长期实践、交流的结晶,大概成型于1500年左右。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开辟新大陆后,传统的制鞋技术也被传到北美。伴随北美大陆西进大开发与工业化,专为各种行业设计的工作靴被生产出来,就有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工装靴。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制鞋专用的缝纫机、绷楦机、打磨机等数百种机械被发明,制鞋由手工业进入了机器流水线的时代。机器缝线代替了手工缝线,固特异(goodyear)工艺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关于工业革命中制鞋业的发展历史,笔者会新开一个系列:《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制鞋业》)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再后来,到二战之后,工装靴文化与工装文化、牛仔文化、复古军装文化一同构成了美式复古文化,这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二战后光头党、摇滚乐队、嬉皮士等亚文化的推波助澜。作为美帝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传播到了全世界。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2.1基础Handwelt工艺流程
手缝沿条工艺的剖面结构如下图,其结构核心在于沿条与其上的内外两道缝线。我们以redwing875为例(实际redwing采用机缝工艺,此处为了理解方便),鞋底结构可分为三层:内底(insole),中底(midsole)和大底(outsole)。沿着鞋身,有一圈沿条起到桥接内底与中底/大底的作用。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Handwelt的具体工艺的流程为:
A.在皮质内底上开槽,留出缝线位置。然后将鞋面(vamp)、内里(liner)、沿条(welt)、内底(insole)缝合在一起,形成第一道稳固的结构。这道缝线由于最终隐藏在鞋底内,可称为“内线”;
B.在鞋底凹下去的空腔内填入软木(corkfilling)或者其他可变形的材料,以提供变形和缓冲的作用;
C.将沿条(welt)和中底(midsole)缝合,形成第二道稳固结构,这道缝线可称为“外线”;
D.最后粘贴大底,外层大底磨损后可以将其撕下更换。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2.2多变的大底连接形式
大底、中底的连接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鞋款并没有中底,沿条是直接和外底缝合的,比如8111。还有的是缝线直接将沿条-中底-外底一串三缝合起来,比如redwing9011beckman系列。这几种外线缝合方式没有本质区别,领会精神即可。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2.3换底
我们常听人说,传统工艺的工装靴可以换底,甚至可以拆了重建(rebuild)。在了解上面的结构之后,可换底的特性也就不难理解。鞋底存在的多层次结构,使得人们可以拆下磨损的部位换新。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适当改变鞋底的款式、造型,满足一些个性化的需求。比如大底常用材料一般有皮革,EVA发泡和橡胶,客户可以在换底时做一个“二次选择”。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3.1固特异工艺的起源
说完手缝沿条工艺,来解释固特异(goodyear)工艺。“固特异”的概念在复古圈子里属于听的耳朵起老茧的,但绝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却是错误的,甚至包括许多从业者。时间推回到工业革命之前,制鞋工匠都需要用锥子锥孔、手工缝制沿条,也就是刚刚提到的Handwelt工艺。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871年,一种名为“固特异制鞋技术“的专利获得了美国国家专利局的审批。一种可以替代人工缝制沿条内线的缝纫机被发明了出来。专利的持有者的名字叫CharlesGoodyearJunior——小查尔斯·固特异。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3.2Goodyearwelt工艺流程
固特异工艺可以看作是对手缝沿条HandWelt的“机器实现”。其核心流程是:在内底(insole)上用机器粘贴一层帆布条,形成类似手工开槽的棱条结构,或者是用机器在内底上开槽,然后GoodyearStitchmachine(固特异缝纫机)上的弯针模拟了人工使用弯锥缝线的过程,完成了沿条-鞋面-内底的缝制。
连接沿条-中底-大底的外线同样也可以由机器缝制,缝制外线的机器叫Rapidstitchmachine,由LymanReedBlake发明(Blake也是另一种制鞋工艺Blake工艺的发明者)。固特异鞋机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鞋靴的生产效率,解放了人力。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3.3概念纠正与辟谣
A、错误概念:“手工固特异”
我们现在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工匠用锥子手缝沿条是handwelt工艺,“固特异工艺”(goodyearwelt)则是用机器来替代手工缝制沿条的。中文互联网盛传“手工固特异”的概念,用来指代Handwelt工艺。这种说法显然就是不加考证、自相矛盾的伪概念。翻译出来就是“手工-机器缝制沿条”,那到底是手工还是机器?
Handwelt工艺比Goodyear工艺早300多年形成,“手工固特异”就等于是“先有儿子后有爸爸。”外文互联网的资料中是根本没有这种概念性错误的,例如:
B、谣言:固特异工艺的发明者是硫化橡胶发明者——查尔斯·固特异爵士
中文互联网一个盛传的谣言就是:发明硫化橡胶的查尔斯·固特异是Goodyear工艺的发明者,一大把文章还煞有介事的把查尔斯·固特异的照片摆了上去,借着一张图胡说八道,比如某度百科: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事实上,固特异工艺的专利持有者是他的儿子“小查尔斯·固特异”,小固特异是老固特异最为宠爱的儿子,父子二人同名。更重要的事实是,1871年专利授权的时候,老固特异已经过世11年了!你不能让死人发明机器吧?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事实上,甚至连小固特异都不是Goodyear工艺的发明者,他只是作为公司的老板享有了发明的冠名权,而真正的发明人是他的员工AugustDestouy。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TIPS:“硫化橡胶之父”老查尔斯·固特异也是一位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发明家,其人生经历十分曲折坎坷,其发明硫化橡胶的故事十分精采,我将会在《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制鞋业》系列中讲述老固特异的故事。现今美国著名橡胶制造企业【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也是因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而用其姓氏命名。不过要注意,固特异鞋和这家公司并无联系。
Goodyear机缝内线的优势非常明显,速度快,成本低,工人只需要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缝制。相比之下,Handwelt的生产效率则很低,鞋匠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缝完。
但手缝沿条HandWelt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固特异的内线为链式线迹,有一处断裂就会开线,而手缝的锁式线迹即使断开,由于其结构特性也不会导致开线。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由于机械结构的空间限制,机器缝制的内线和外线都无法做到极致的内收,造成的结果是鞋底的外缘略显宽大,即squaredwaist。这在一般鞋靴上不算什么问题,但一些高级鞋靴则需要极致的“腰部沿条内收”——比如琴底工艺。这个时候,内线和外线都只能由鞋匠用锥子去手缝。一些时候,外缝线甚至是隐藏在鞋面之下的,工匠需要做出盲腰(blindwaist)工艺,将鞋面小心掰开用锥子伸进去锥孔缝线。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在基础的Goodyear&Handwelt工艺中,沿条与鞋身的贴合往往不够紧密,下雨天水就容易沿着缝隙进入。使用高边沿条代替普通的直边沿条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达成更好的防水效果,在暴风雨中也不会进水,所以才叫stormwelt。
Stormwelt工艺最早脱胎于挪威缝工艺,介绍挪威缝的文章参考文首链接。现在一般意义上的Stormwelt仅仅就是使用高边沿条,其他的工艺步骤其实与固特异别无二样。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类似Redwing875等型号的白底靴采用了360°全环绕的沿条。但并非所有的靴子都会采用360°全环绕沿条,一些鞋款,比如redwing8111,901X,以及大部分的正装皮鞋,都会采用3/4沿条工艺,甚至1/2沿条工艺,即鞋腰、鞋跟的部位并不使用沿条缝制,而是用铁钉/木钉/竹钉来固定,这种方式也叫naildown工艺。
这样做的原因一来是后跟位置皮料堆的太厚缝线困难,二来也是为了后跟、鞋腰能够收的更窄更好看。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最后来介绍一下Dr.Martens的工艺,其工艺有一些独特之处。Dr.Martens沿条-鞋面-内底仍然是依靠缝线固定,其采用的是PVC塑料沿条。沿条-内底缝线暴露在了外面,有一定的装饰性。(实际上,这种内线外露的缝线方式严格意义上属于挪威缝)
Dr.Martens沿条和大底连接没有用到缝线,而是用一个高温金属片经过沿条与大底的连接处,将二者通过高温熔融,进而完成“焊接”,这种工艺可称为“火熔工艺”。某种程度上,塑料沿条与胶底融为一体形成的耐用性要比线缝更加牢固可靠。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硬核鞋靴工艺详解(一)——redwing最爱用的固特异结构-有驾
以上就是手缝沿条&固特异工艺的所有技术细节,内容不算少,感兴趣的可以收藏起来。其实在了解构造之后,我们也就知道这个被各种广告、软文吹的神乎其神的工艺其实也并不算复杂。
凝聚了古代欧洲鞋匠智慧,结合了近代工业革命成果,最终于19世纪成型的技术的确可称得上“巧妙”,但放在今天绝对谈不上高技术含量。甚至于,我们自己都可以尝试着去做一双Handwelt鞋靴。(笔者的另一个系列《手工鞋靴制作》即是教读者自己DIY鞋靴)。
但现在一个很不好的风气是:一堆人刻意地神秘化工装靴工艺,夸大其困难程度,鼓吹其稀缺属性,营造其高端设定,编一些酸腐矫情的“工匠故事”把屁大点事儿吹上天。
固特异本质上就是一种鞋底的连接工艺。真皮内底+真皮沿条+软木填充+真皮中底可以是固特异,纸板中底+塑料沿条+泡棉填充+EVA中底同样也可以是固特异,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固特异的鞋子就一定高贵在哪里。正是出于对工装鞋靴的热爱,我们更应当以客观的态度,探究的心态来看待旧时的鞋靴工艺,不厚古薄今,不盲目崇拜,不故弄玄虚,不重禅轻实,这也是这个系列存在的最大意义。
手工鞋靴制作教程:
BUAA火车侠:redwing875蓝本,方头白底工装靴制作教程(一)——预告篇
手工鞋靴制作教程(二)——工装靴大爆炸,原材料详解&成本分析-百度有驾(zhihu.com)
手工鞋靴制作教程(三)——基础鞋靴制作工具-百度有驾(zhihu.com)
手工鞋靴制作教程(四)——进阶专业鞋靴制作工具-百度有驾(zhihu.com)
手工鞋靴制作教程(五)——制鞋辅料耗材详解-百度有驾(zhihu.com)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