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三角腹地、佛山市东北部的南海区,自古以来都是广东省的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珠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佛山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据悉,佛山南海区于前段时间入选2021科技创新百强区。除此之外,佛山市南海区在2021年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60.89亿排名佛山市第二,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佛山市南海区在经济建设上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不仅得益于其加快产业升级转型,使其新兴产业经济迅速崛起,如汽配、电子信息、绿色照明等产业发展迅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以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在交通领域上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的:文华北路北延线、海五路西延线等6条道路建成通车;番海大桥建成通车,广佛大桥正式动工,碧江大桥、沉香大桥、同心桥、广佛出口放射线南海段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有轨电车1号线首通段开通运营,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开工建设。“畅通工程”扎实有力,有效整治拥堵点22个,打通“断头路”7条。
目前,佛山市南海区将持续提升城乡功能面貌,启动新一轮的交通大会战,对外打造快速化交通,对内打造四通八达的路网。俗话说‘路通,则财通’,良好的交通环境不仅可以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同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佛山市南海区的交通建设规划,南海区拟对S363省道线实施路面改造工程。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境内,路线起点与樵高公路形成T 型交叉,路线先呈自东南向西北走向,在北涌村附近与太平路形成Y 型交叉后转自北向南走向,先后经过蒙娜丽莎集团、海舟开发区市场、新田小学,终于龙高路,改造路线全长6800 米。
据悉,该路段由于周边工厂较多,通过的大车、重车、超重车较多,以及旧路强度不够,已出现较大程度的损害,纵横向裂缝、龟裂、坑槽、松散等病害严重。现状道路已经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阻碍沿线经济发展,因此佛山市南海区相关部门决定对该路段进行路面维修以适应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