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动车技术天天变,大家都开始审美疲劳了;在国外汽车界,那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好像快到了。
英媒:欧美的厂商们快点,别再磨蹭了!《金融时报》说,巴菲特撑腰的比亚迪又出大招,这周一,王传福叔叔推出来个新充电系统,五分钟就能把电车续航加到470公里,让你直呼“厉害”!
这个充电站的威力可真不一般,力量有千瓦,电压也是千伏,电流直接飙到千安!充电速度快得吓人,居然能让电池每秒续航像飞一样,五分钟不到就能跑出500公里!真是让人怀疑这不是坐车,而是在开火箭啊!
这项新玩意儿一出炉,表示比亚迪已经把电池的安全隐患、电池寿命以及超级充电的额外花费都踩在脚下啦!
《金融时报》说这是打破消费者心理防线的绝招。电动车之前最大的烦恼是充电时间像蜗牛走路一样慢,高速公路的充电站排队简直让人想哭。但这种5分钟能跑500公里的技术,跟加油几乎没啥区别,解决了“续航焦虑”,肯定会让更多人爱上电动车!
Natarajan还说啦:
比亚迪好像又在电池上下功夫啦,听说是把固体电解质和“硅阳极”这俩东西给捏一起了!
比亚迪就像一颗火箭,已经飞得老远,欧美这边的时间可不多了!
《金融时报》说,特斯拉的电池神奇得很,15分钟就能充满续航增加320公里。可惜比亚迪一发布相似技术,特斯拉的股票立马掉了5%。另外,除了特斯拉,德国的奔驰在最新款全电动GLA小车上也用上了快充,10分钟就能走325公里,真是厉害哄哄!
这个技术的速度还没比亚迪的500公里快,差得连个饼干都不值!
比亚迪可真牛,跟别的厂家不一样,人家的整车、电池和充电技术全都自家搞定,整合技术简直像喝水一样简单!
《金融时报》说,中国在电动车这块儿已经把产业链玩的很溜了,像比亚迪、华为、理想、蔚来、小鹏和吉利这些车企,一个个都在忙着甩出新搞头!
欧美已经把对中国技术的国家安全担忧当成了武器,用来抵挡中国技术的“入侵”。韩国电池工业协会的大哥金承泰说,虽然咱们韩国在电动汽车技术上追不上中国,但“贸易环境和技术同样重要”这事儿依然不能马虎啊!
他嘟囔着:
说实话,英国那些媒体真是看透了中国电动车的难处。的欧美企业在保护主义下还能占点便宜,但要想真正主导市场,靠的是更牛的技术和更省钱的价格。要么欧美就一直骑着那辆比中国落后一代的电车,要么在跟中国竞争的时候被撕得稀巴烂,没别的路可以走,因为欧美厂子根本追不上中国那疯狂的技术进步速度。
这玩意儿不就是蔚来那换电的把戏吗?
看到这儿,估计不少网友都在琢磨,比亚迪的硕大充电黑科技到底咋整的呢?这玩意儿可分成两块,一个是接电的,就是电池;另一个是放电的,那就是电网。想要搞定这种巨无霸充电,简直比上天都难呀!
听说这项超充技术牛得很,居然用上了1000伏的平台,电池还玩儿了个超级高速的通道,让内阻变得跟小猫似的轻松,在10C的充电下也能稳如老狗。
还有一种是玩儿全域温控的把戏,能避免充电热得冒烟或者冷得不给力的问题。
除了电池那块儿的技术,另一个老重要的就是电网。车子的超充功率越来越牛,尤其是那种1000KW的大功率,可能很多小伙伴对这个概念不太懂。跟你们说啊,这相当于一个中小企业的用电量,一个二十几个车位的充电站同时给车充电,那功率简直能赶上一个工业区,甚至还可能更夸张,因为大多数工厂都没开到最大马力呢!
大功率充电咋帮电网脱困呢?
电网的能量就像一个小肚子,不能吃得太撑,而车子充电的速度好比大胃王比赛,真怕把电网撑坏了!
这就是欧美电网的尴尬境地,美国和欧洲都被这个难题困扰。人多的地方电网还能撑得住,但到了那些欠发达地区,电网根本跟不上充电桩的速度,这可真是欧美电动车普及慢的一个大原因啊!
中国的电网聪明得像个精明的小伙子,特高压输电和电力调配这块儿在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的磨炼后,的功率依然稳稳满足需求,杠杠滴!
可这中国的电网顶着兆瓦超充的大规模部署,简直跟小猫钓鱼似的撑不住,那比亚迪到底是怎么把这事儿搞定的呢?
中国的绿色电力像坐火箭一样飞速发展,以至于一度出现“电多到用不完”的尴尬,德国今年年初也闹了个笑话,风太大了发电过剩,煤电跟不上节奏,只好开负价招揽客户,这场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嘛!
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们制定了大规模建造能量储存电站的计划,包括抽水蓄能和锂电池储能这些东西。这些都是为了应对风电和光电过剩的问题。再加上电动车普及以后,超充站的“缓冲电池”也会成为这些“储能”项目的一部分,建得越多,对电网吸收那些“剩余电能”就越有帮助。
这东西是不是瞅着和蔚来那个换电点儿有点像唦?
这玩意儿的确有点像,但换电站的钱花得比固定充电站可多得多。充电站的电池容量不太受影响,因为充电桩大孝小不重要,降点容量还可以通过加数量来解决呀!
要是电池的电量掉到某个水平,用户就会遭罪,从这点来看,蔚来的这种换电方式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呀!
另外,比亚迪老早就做电池的,电车销量也是吓人的,那些废电池简直就是成堆的,他们改装的花销自然没那么夸张。而咱们国家觉得这种办法可以一直用下去,反观蔚来,随着规模一扩张,运营成本就像坐火箭一样飞涨。
中国的电车让全球瞠目结舌,这家伙又准备重回巅峰。这一年多里,国内外电动汽车圈子里发生了三件大事,经历这些波折后,中国的电动车可谓是江湖无敌啦!
照《金融时报》那意思,要不是贸易保护厉害,欧美的电动车公司估计早就拉倒了。
北电池公司倒闭了,欧洲造电动车的梦又被中国狠狠打回去了!
路透社在2024年6月20日爆料,宝马把一张足足21.5亿美元的电动车电池订单给扔了。早在2020年,宝马和Northvolt签署了一份长约,希望两家能一起搞定欧洲本土锂电池的生产,可没想到最后Northvolt给闹黄了,今年3月11日还高调宣布破产呢!
在不到十年的光阴里,Northvolt就像买了个大烂摊子,烧掉了差不多140亿美元,投资者有高盛、大众汽车、西门子、宝马和福克森这些顶级玩家,但到了2023年底,他们依然没能量产电池,生产的货还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那些大佬们一个个都撇清关系,去年11月融资失败,再撑到今年3月也撑不住了,最后只好喊停关门大吉。
老铁,劝你一句,别在中国人拿手的地方跟人争高下,你可以当个跑腿的,做供应链上的小兵,但真别去碰那些中国已经稳赢不败的领域!
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在中国来了,结果把大家的神话一阵风刮跑啦!
二月底,特斯拉的全自驾系统终于在中国露脸了,国人对它的期待简直高得吓人啊!之前网上都是华为炫酷的无人驾驶视频,这回如果特斯拉FSD不把华为甩到大海里去,那可就太尴尬了!
FSD真让人哭笑不得,花了6.4万买特斯拉FSD,结果陈晨这位网络红人居然一口气收了7张罚单,真是心急吃黄鳝,不知道分数还剩多少!陈震嘿嘿说,这都是成年人的事儿,咱得挺着腰杆儿自己承担。
宝马决定和华为的手机搞在一起,真是八百年难得一见的搭配啊!
还有一堆合资车厂偏爱妈妈塔(中国公司)的智能驾驶系统呢!
听说啊,去年12月《纽约时报》咋们得知,二十年前的中国,就像个不会做饭的小孩,连车都造不了,想开辆车那可是稀罕事儿!
中国造的车卖到全世界,数量比别人家都多,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2024年,中国卖了170万辆电动汽车到国外,超德国差不多五成!这还在各国对中国车子收了一堆高额关税的情况下搞定的呢!
眼下的欧美就像是一座小院子,筑了道墙想挡住中国技术“进窝”,可中国的电动车却在发展中国家大放异彩。未来,西方倒可能成了科技的洼地,欧洲那套贸易保护主义再加上特朗普想把旧能源重新翻出来,感觉都像是回到了20世纪初。而反过来,中国竟然成了那个自己曾最看不起的强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