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圈里,价格翻几倍卖到国外的事儿不算新鲜,但同一款车国外卖97万、国内只要13万,这差价还是让人惊掉下巴——创维汽车最近就干了这么一件“狠事”。
新加坡的朋友买一辆创维SKYWORTH K(其实就是国内EV6的海外版),得掏近100万人民币,而国内消费者用不到零头的价格就能开回家。这差距堪比国际大牌奢侈品,但创维汽车可不是玩“割韭菜”,背后藏着中国新能源车“反向收割”全球市场的野心。
技术不输大牌,价格却砍到脚脖子
你可能会问:凭啥国外卖这么贵?创维汽车的答案很简单——技术够硬,老外也认账。比如在新加坡上市的SKYWORTH K,标配86度大电池、489公里续航,还带540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这些配置放在国内或许不算稀奇,但配合上L2级智能驾驶(自动跟车、自动泊车一应俱全),到了海外市场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
更狠的是国内价格。2025款创维EV6智驾版直接把L2级辅助驾驶下放到10万元级别,顶配才13.98万。对比国内同尺寸的小鹏G6(20万起)、比亚迪唐EV(22万起),这价格简直就是“掀桌子”。有网友调侃:“以前是进口车贵,现在轮到中国车让老外肉疼了!”
左右舵通用设计,专治全球路况
创维汽车的“国际范儿”不只体现在定价上。他们最新发布的全球化车型“磐石”,直接把左右舵设计兼容到一辆车里。比如副驾驶前的储物台,左舵右舵都能用,底盘还能根据欧洲的石子路、东南亚的泥巴路自动调整软硬。这操作像极了手机界的“全球通”版本,走到哪儿都不怕水土不服。
更绝的是车内配置。50W无线快充能3分钟给手机回血一半,DeepSeek大模型加持的AI系统,不仅能听懂带口音的英语、法语,甚至能根据当地天气推荐充电站。一位新加坡车主实测后说:“导航比本地人还熟悉单行道,简直是‘外籍导游’附体。”
光伏充电+储能电站,把加油站搬进小区
创维汽车联席CEO韩必文说:“未来车企拼的是生态,不是单打独斗。”他们搞的“光储充运”生态,直接把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充电桩打包成套餐。南京某小区试点时,业主白天用太阳能给车充电,晚上靠储能电池给家里供电,一个月省了600块电费。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连马斯克看了都得点个赞。
晚到也能当顶流?
虽然创维汽车入局新能源不算早,但去年已经卖到全球68个国家。在非洲,他们的电动SUV靠着防尘防沙底盘成了“沙漠骆驼”;在欧洲,带对外放电功能的车型被露营党抢疯——毕竟谁不想在阿尔卑斯山下用汽车电池煮火锅呢?
说到底,创维汽车的“高价出海”不是偶然。用国内规模化生产压成本,用技术创新提溢价,这套组合拳打得又准又狠。正如创始人黄宏生说的:“没有伟大的企业,只有抓住时代的企业。”当中国车从“便宜货”变成“技术奢侈品”,这场游戏规则,终于轮到我们来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