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UNI-K iDD车主遇OTA升级难,厂家无视?不算问题吗

长安引力UNI-K iDD的车主聂先生最近有点烦。

倒不是车开着闹心,而是当初销售拍着胸脯保证的“终身免费OTA升级”,现在成了空中楼阁。

一年多没动静,聂先生的高德地图车机版还停留在V 4.6.7,外面的世界都7.5了。

4S店倒是干脆,直接一句“不升级了”,补偿1000块钱了事。

长安UNI-K iDD车主遇OTA升级难,厂家无视?不算问题吗-有驾

这事儿,算个事儿吗?

有人说了,现在的车,没个OTA都不好意思出门。

特斯拉当年靠这招儿吸粉无数,感觉车子买了还能“进化”。

但话说回来,这OTA到底是刚需,还是个噱头?

毕竟,车子最重要的,还是能跑不是?

要我说,这事儿得分两头看。

先说说这OTA。

最早,特斯拉确实把OTA玩出了花儿。

2012年,Model S就能通过OTA升级人机交互、自动辅助驾驶,甚至电池系统。

这可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实打实的功能增强。

但现在,OTA有点变味儿了。

厂家发现,有些问题,与其大张旗鼓地召回,不如悄悄地OTA一下。

省时省力,还显得技术牛逼。

这就像是生病了,本来该吃药打针,结果医生给你开了个“在线修复”的套餐。能好吗?

聂先生遇到的问题,其实挺普遍的。

新京报的报道里就说了,不少UNI-K iDD的车主都有类似遭遇。

承诺的免费升级没了影儿,车机系统各种bug,地图版本老旧,导航导错路。

黑猫投诉上,关于长安UNI-K车机系统不升级的投诉也一抓一大把。

厂家为啥不升级?

这背后,恐怕没那么简单。

一方面,技术难度可能确实存在。

车机系统不像手机,硬件配置相对固定。

如果软件不断升级,硬件可能吃不消,出现卡顿、死机等问题。

长安UNI-K iDD车主遇OTA升级难,厂家无视?不算问题吗-有驾

这就像老电脑装新系统,只会越来越慢。

与其升级后体验更差,不如维持现状。

另一方面,成本也是个问题。

OTA升级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服务器维护。

如果车辆保有量不大,或者盈利空间有限,厂家可能不愿意投入过多资源。

这就像是开发一款新游戏,如果玩家不多,游戏公司可能就放弃更新了。

还有一种可能,厂家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做OTA。

当初承诺终身免费升级,可能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

等车卖出去了,承诺也就成了空头支票。

这就像是开发商承诺的学区房,结果房子盖好了,学校没影儿。

当然,站在厂家的角度,可能也有自己的委屈。

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成本压力巨大。

如果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OTA升级上,可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投入。

这就像是家庭理财,如果把所有钱都用来买股票,可能会影响日常开销。

但是,承诺就是承诺,不能说变就变。

厂家不能因为成本压力,就牺牲消费者的权益。

这就像是做生意,不能因为利润不高,就偷工减料。

话说回来,OTA不升级,真的那么要命吗?

有人觉得,这根本不算个事儿。

车能开就行,导航用手机,听歌用蓝牙,车机系统就是个摆设。

这就像是买了个带收音机功能的电饭煲,结果收音机坏了,饭照样能煮。

但我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首先,厂家当初承诺了OTA升级,这就是一种契约。

现在厂家不履行承诺,就是违约。

长安UNI-K iDD车主遇OTA升级难,厂家无视?不算问题吗-有驾

这就像是签了合同,一方不按合同办事,肯定要承担责任。

其次,OTA升级不仅仅是修修补补,而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通过OTA升级,可以修复bug,优化性能,增加新功能。

这就像是给房子装修,可以提升居住舒适度。

更重要的是,OTA升级体现了厂家对用户的尊重。

厂家通过OTA升级,可以不断改进产品,满足用户需求。

这就像是餐厅不断推出新菜品,满足顾客的口味。

所以,OTA不升级,不仅仅是车机系统不好用,更是厂家对承诺的漠视,对用户的轻视。

说到底,这件事反映的是汽车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重营销,轻服务。

厂家把精力都放在了宣传新车、吸引眼球上,却忽略了售后服务的重要性。

这就像是谈恋爱,光说甜言蜜语,不付出实际行动,感情肯定长久不了。

那怎么办?

对于车主来说,可以向厂家投诉,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求助,甚至可以提起诉讼。

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让厂家忽悠了事。

对于厂家来说,要认真对待用户的诉求,履行承诺,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要明白,口碑比营销更重要,用户满意才是最好的宣传。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看待OTA升级。

不要把它神化,也不要把它妖魔化。

OTA升级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提升用户体验。

如果OTA升级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那当然是好事。

但如果OTA升级只是为了炒作概念,或者掩盖问题,那就没有意义。

就像开头说的,聂先生的遭遇,其实是很多车主都面临的问题。

这背后,有技术的原因,有成本的原因,也有厂家态度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厂家、车主、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别忘了,买车是为了方便生活,不是为了添堵。

厂家应该把用户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用户当成韭菜。

这才是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