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空间焦虑”
当蔚来车主坐在那家体验中心的高档皮质沙发上,悠哉地喝着手冲咖啡的时候,旁边穿着瑜伽裤的网红正拿着自拍杆到处找最佳拍摄角度。李斌说了一句“空间空着就是最大的浪费”,一下子戳破了蔚来标榜的“用户企业”那种温情形象。从300块钱一瓶的洗手液到上千万的租金争议,再到乐道项目失败、萤火虫项目崛起,这场围绕高端服务和生存本能的较量,正在重新定义新势力造车的价值体系。
蔚来生存法则:刀刃上的“面子工程”
**刀刃上的“面子工程”**
面对大家对“牛屋烧钱”的质疑,李斌的回答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手术。他说,原来用300块钱一瓶的洗手液,现在换成了自家品牌的,只要70块;那台8万块的咖啡机其实是打折买的;还有那个年租金4000万的店,有人开玩笑说谁能出3000万立刻接手。这些看似是在玩数字游戏,其实是在豪华感和省钱之间走钢丝。一边要让用户体验好到像米其林餐厅一样,另一边还得把每一分钱花得值。
在上海中心的那次萤火虫发布会上,牛屋的另一面生存法则就露出来了。本来要花上百万租场地5天,结果最后只花了35万。这种实实在在省下来的钱,比讲什么品牌故事都更有说服力。这种务实的做法开始流行起来了。比如在广州的广粤天地这家牛屋,直接搞了个社区经营模式,咖啡吧台对路人开放,外头的座位成了CBD白领们的第三个聚会地。当这个高端会所变成大家都能来的公共客厅时,蔚来就在用户圈子里和流量这件事上找到了一个有点危险的平衡点。
蔚来圈层裂变隐忧
圈层裂变:从ES8车主到萤火虫用户
“牛屋是蔚来品牌的护城河,不是菜市场!”一位ES8创始版车主愤怒地喊出了这句话,这其实暴露了蔚来开放策略中的巨大矛盾。在蔚来App上,年薪百万的老车主和刚提了ET5的职场新人吵得不可开交:老车主担心“会员资格贬值”,新车主则吐槽“占着位置不让人”。这种矛盾在萤火虫车型推出后达到了顶点——14.88万元的预售价已经逼近MINI的价格,但却可能让牛屋迎来一波新的“轻奢用户”。
李斌的解决办法很有冒险精神:通过分时段开放来缓解矛盾,工作日给普通用户使用,周末留给车主;通过降低硬件成本(单车成本直接减少了1.5万元)来补贴服务费用;甚至还打算把换电站从“蔚来专属”变成公共设施。但是,北京某个牛屋的运营总监透露说,非车主进来之后,洗手间的排队时间增加了35%,皮质沙发上还出现了烟头烫痕,这些小问题正在慢慢毁掉“高端俱乐部”的形象。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背后的用户忠诚陷阱
多品牌混战:乐道摔了跤,萤火虫能分到饭吃吗?
乐道总裁艾铁成离开后,蔚来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他们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L60车型,一个月才卖5000台左右,连小米SU7销量的零头都不到。但李斌领导下的萤火虫却来了个绝地反击,直接把预售价降到11.98万,还降了3万块。配置表里写着“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和“9个安全气囊”,这招用精品小车的思路去抢下沉市场的路子挺聪明。
这次翻身的关键就在于“牛屋”能不能成为吸引新用户的“诱饵”。要是萤火虫车主进不了牛屋,那产品的高定价就站不住脚;但如果完全开放给所有人,老车主可能会觉得被背叛,从而加速离开。
蔚来汽车的2025生死劫
2025生死线:被盈利逼着改变的蔚来
说到李斌,大家都知道他这十年赶走了20个VP,现在他可不再当“老好人”了。他推行了一系列强硬措施,比如工时打卡、合并销售渠道、让研发部门只搞赚钱的项目,全都是为了年底实现盈利目标。不过呢,问题还是不少:老车主吐槽车机系统好久没更新了,销售团队也面临断档的风险,换电站每天平均60单的盈利模式还没得到验证。当李斌喊出要在2025年把销量翻一番达到44万辆的时候,投资人心里打鼓啊:靠牛屋吸引来的流量,真的能填上千亿亏损的大坑吗?
这场所谓的“牛屋革命”,其实反映了李斌对商业本质的重新认识:当投资人的耐心快耗尽的时候,光有情怀不管用,得把它们变成实实在在的现金。从一个强调用户的公司,到一个注重实际经营的实体,蔚来的转型就像陆家嘴那台荷兰咖啡机——虽然磨豆的声音还是一样优雅,但每一杯拿铁都要算成本了。
高端车企服务该对外开放吗?
**互动话题:高端车企该用服务换流量吗?**
1、**支持观点**:
嘿,你们说高端车企是不是也该学学星巴克?星巴克都能随便让人进去上厕所,为啥高端车就非得把服务当成“特权围墙”呢?现在谁还稀罕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啊!要是车企也能敞开大门,让普通人都能进来歇歇脚、喝杯水,说不定人气一下子就上去了。这不就是双赢嘛!
2、**反对观点**:
哈哈,别提了!我听说有些高端车企搞了个“牛屋”,结果40万车主和15万用户都跑去蹭资源,最后搞得像公共空间一样。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去星巴克坐一上午,还能顺便办公呢!高端车企本来定位就小众,弄个开放的服务反而把自己做成了“大排档”,这不是自降身价吗?
3、**中间路线**:
其实吧,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SKP的模式。SKP那边不是把商场分成好几个区嘛,普通顾客能逛大众区域,但VIP专区就只有会员才能进。车企也可以这么玩儿呀,比如把基础服务开放给所有人,像休息区、充电站啥的都可以免费用;但那些特别高级的东西,比如私人订制或者专属体验,就留给VIP客户。这样既不会显得太“冷冰冰”,又能保持一定的高端感,多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