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汽车推新能源品牌品牌“示界”,换壳风神L7能起死回生吗?
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局面——神龙汽车这个常年游走在生死边缘的合资车企,突然扔出一个名为"示界"的新能源品牌,结果舆论没多少掌声,质疑反倒铺天盖地。有人说这是""经济适用版"风神L7,有人说这是法系车的"临终托孤",最损的评价是"神龙最后的倔强是连倔强都不装了"。
神龙官方的宣传里,这事被描绘得很励志:合资车企首次推出自主新能源品牌,开创行业新模式。但细看首款示界06,你很难不产生一种熟悉感,因为它从技术参数到造型设计,基本就是东风风神L7的换标车。电机功率相同,电池容量一致,零百加速都是6..9秒,续航里程甚至就差2公里——这2公里能解释为不同工况下取整误差。
较真的人会问:神龙说的"CLDR大师级底盘调校"到底是什么?明眼人都懂,这是在硬件相同的前提下,强调软件调校差异。就像川菜厨子和粤菜大厨用同样的五花肉,味道确实不一样,但你说你说这算两道菜吗?
合资车企搞自主新能源不算新鲜事。长安马自达用过深蓝平台,东风日产推过启辰,广汽丰田搞过铂智,但人家好歹在内外饰设计上下了功夫,一眼能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神龙这次连外壳都懒得换,直接搬运风神L7的设计,前格格栅造型几乎一比一复刻,内饰按键布局直接平移,这种操作未免太省事了。
廉价感的另一个佐证是命名策略。早先想蹭富康情怀叫"富康06",被网友集体吐槽后火速改成示界06。富康这名字现在除了唤起中年人的回忆,对90后来说完全是个陌生词汇。这事说明神龙的市场部至少会上网看评论,虽然改改得很仓促。
价格方面倒是有诚意。风神L7起售价10.99万,示界06瞄着10-15万区间,终端大概率会出现价格价格倒挂。法系车底盘在英国汽车节目里被夸过"魔毯般的柔韧",确实比多数国产车强。但新能源时代消费者更在意续航、智驾和车机,底盘优势能不能转化成购买理由?这事悬。
从商业逻辑看,示界本质是合资双方博弈的产物。外方可能不舍得给新技术,中方又不想继续养亏损品牌,干脆各退一步:用东风的技术平台,挂新品牌试水。这种模式聪明在进退自如,成了算合资转型典范,败了也不伤标致雪铁龙的羽毛。
但消费者不关心这些弯弯绕。他们只看到:标致店里的示界06,和隔壁东风店的风神L7基本是同一台车,后者选择还更多(风神有插混版本)。这时这时销售要怎么说?"我们底盘调得更好"更像玄学,"法系血统更纯正"听着像笑话——连车标都不敢用法系的。
更深层的问题是战略定位。燃油车时代,标致雪铁龙的客户画像很清晰:注重驾驶乐趣的小资群体。新能源时代,神龙想抓住这批基盘用户,但他们要的可能是设计独特的法系电动车,而不是东风换壳车。某种程度上,示界的尴尬在于:它既不够"法式浪漫",也不够"中式性价比"。
渠道布局也透露着拮据。。初期只能在标致雪铁龙4S店卖,后期才规划直营店。对比新势力们精心设计的城市展厅,这种寄人篱下的卖法,很难营造新能源品牌该有的科技感。经销商培训又是另一道坎——让习惯卖燃油车的销售顾问介绍电动车,效果可想而知。
海外市场或许是救命稻草。Stellantis集团全球渠道能帮示界出口,但欧美对"中国设计+法国调校"的组合买不买账?现在雷诺电动车在欧洲卖得不错,但人家至少坚持了法式设计语言。示界这种高度本土化的产品,出国门反而可能失去特色。
示界06之后真正考验才刚开始。若第二款车车继续"借鉴"东风车型,那新品牌的存在价值会彻底崩塌。神龙需要证明示界不是临时拼凑的急救方案,而是有技术迭代能力的能力的长期项目。目前的迹象不太乐观——母公司Stellantis更愿意把新技术给亲生子Jeep和欧宝。
新能源赛道已经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威马倒下,高合濒危,连蔚来都开始精打细算。这时神龙拿出一款缺乏核心差异化的产品,胜算几何?有人说有人说这是合资车企转型的必经之痛,但市场不会为"试错"买单。
示界品牌发布现场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整个活动比预想的简朴,连背景板都透着股勤俭持家的气质。或许这个细节最能说明问题——当一家车企连发布会都要省着花,它推新品牌到底是为了突围,还是求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