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月的第八日,一年一度的鸿海科技盛典如期举行。 富士康在此场合推出了两款全新的汽车产品。 原本希望凭借这一契机赢得公众的支持与关注。 然而事与愿违,网络上的反响并不热烈。 甚至有评论直接指出:富士康是在用幻灯片制造汽车。
尽管近来任何一家稍有名气,并与汽车产业有所关联的企业。 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争夺市场份额。 但是,认为自己能够成功与实际的成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对于新兴的汽车制造商而言,并非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其中的一员。 许多人或许不清楚,富士康这家以代工起家的企业。 在智能手机代工领域因苹果公司而声名鹊起。 前不久,该公司曾宣称计划将业务重心移至印度。 但最终还是回到了河南,面对如此境况。 人们不禁疑惑,在经历了一系列风波之后。 富士康为何仍选择在此时涉足汽车制造?
事实上,富士康对汽车市场的兴趣由来已久。 其涉足时间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可以说是一位老玩家了。 不过遗憾的是,尽管时间已久,但富士康在该领域却鲜有亮眼的成绩。 仿佛一位在舞台上徘徊多年,最终仍旧未能崭露头角的演员。
这不是富士康首次向公众展示其新车作品。 追溯到两年前的同一时期,在鸿海科技日上。 富士康也曾展出过两款自主研发的概念车型。 其命名颇具象征意味,分别为 Model B 与 Model V。
看到这样的命名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联想到某家知名电动汽车品牌。 而这并非富士康首次被指涉嫌“蹭热度”。 早在 2021 年,该公司便推出了一系列名为 Model C、Model E 及 Model T 的车型。 涵盖了 SUV、轿车以及巴士等多种类型。
无需急于为特斯拉鸣不平,因为富士康的另一款车型 Model B。 在外观设计上似乎与大众汽车旗下的 ID.3 有着不解之缘。 就在几天前,富士康发布的最新款车辆同样让人感到似曾相识。
尽管富士康声称 Model D 的设计与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公司 Pininfarina 合作完成。 但敏锐的网友很快发现,这款新车与年初发布的小鹏 X9 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作为一款 MPV,Model D 以其宽敞的内部空间著称。 拥有长达三米二的轴距,并采用 800 伏特的电气架构。 理论上 WLTP 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六百六十公里。
名称与特斯拉相似,外观借鉴小鹏,设计风格效仿大众。 面对外界质疑,富士康是否真的缺乏独立创新的能力?
缺乏自主创新,或许正是富士康的核心理念所在。 当初郭台铭曾豪言壮志地表示:“电动汽车无非就是装了四个轮子的 iPhone。 既然我们能够生产 iPhone,为何不能制造电动车?”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富士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未能如愿。
为实现造车梦想,富士康已投入十七年的努力。 累计投资额达到千万级别。 遗憾的是,即便历经十七载,富士康仍未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早在二零一三年,当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尚未形成激烈竞争之时。 富士康便已成功跻身宝马、特斯拉及奔驰等知名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成为其重要零部件供应商。
富士康并非一时冲动涉足汽车业,早在十年前。 便已开始布局相关产业链,例如投资宁德时代。 为将来进入汽车市场奠定基础。 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拜腾汽车,其前身即是由富士康联合腾讯、和谐汽车共同组建的和谐富腾合资公司。 此外,富士康还积极孵化爱驰汽车,并与菲亚特、小鹏、吉利、裕隆等众多汽车品牌展开合作。
在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收购老牌工厂被视为一条快速提升实力的有效途径。 富士康亦采取了此策略,斥资四十七亿收购了 Lordstown Motors。 将触角延伸至美国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
尽管富士康投入巨额资金,但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就。 因此每当发布新车时,总难免遭受网友质疑。 实际上,若细数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时间,其资深程度不容小觑。 然而,除时间之外,富士康在该领域并无太多值得夸耀之处。
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富士康长期从事代工业务所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通过蹭热点的方式吸引公众注意力。 如今,富士康虽饱受批评,但至少已成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造车真如想象中那么简单吗? 难道正如郭台铭所言,汽车仅是带有轮子的智能手机?
富士康之所以敢于如此高调,或许是因为其始终未能正确认知自身的定位。 总是高估了自己在大陆的地位。 即便富士康重返河南时,河南省政府给予了诸多优惠政策和支持。 但这并未让富士康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富士康未能认清自身的优点与短板,盲目自信才是其在造车道路上屡战屡败的关键所在。 “既要又要”的心态,恰当地概括了富士康当前的状态。
富士康试图通过模仿特斯拉和小鹏,并非缺乏思考,而是因其野心过大。 富士康一直强调其自主研发的纯电动平台—— MIH。 这是一个于二零二零年推出的模块化电动开放平台,旨在实现开放共享的目标。
可以将其理解为提供一个平台供用户自行定制。 不论是 SUV 还是 MPV,从 A0 级到 C 级。 借助该平台,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这才是富士康真正想传达的信息:我们具备造车能力。 但整车制造厂商不应抢夺我们的业务;你们可以生产汽车。 但最好交由富士康负责代工。
然而,整车制造商显然不会轻易将业务外包给富士康。 毕竟汽车生产不同于手机制造,消费者对其品质的要求更为严格。 尽管富士康在手机代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汽车制造涉及更为复杂的技术与安全考量。
近年来,富士康专注于收购与扩张。 但在汽车零部件的核心领域,如芯片与软件等方面,却鲜有涉足。 缺乏智能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加上生产经验不足。 富士康急于整车量产,并试图依靠平台改变行业格局。 这样的做法显然难以服众。
因此,富士康此次遭遇舆论的指责,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