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力挺东风湖北汽车能赢吗

你听说了吗?中国的“车轮子”大省湖北,去年汽车产业营收干到了上万亿!是不是听着就挺吓人?这可不是印钞机,是真金白银的汽车造出来的。但就在这风光背后,一股电动化的浪潮正拍打着这个老牌汽车重镇。新能源车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陕西、河南这些邻居也虎视眈眈,想在汽车这块大蛋糕上多分点。湖北,特别是它的老大哥东风汽车,还能坐得稳吗?这万亿家底,会不会在新赛道上“翻车”?这可真是个让人捏把汗的问题。

高层力挺东风湖北汽车能赢吗-有驾

就在4月16号,湖北省的两位“大家长”——省委书记王忠林和省长李殿勋,亲自跑到了东风汽车集团。这可不是一般的串门聊天,是专门开了个“支持东风公司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听听这名字,又是“支持”,又是“高质量”,又是“推进”,透着一股子急迫感。一边是湖北作为传统汽车大佬的辉煌过去和万亿产业基础,一边是新能源革命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各路新贵的步步紧逼。这高层亲自站台,是给东风打气加油,还是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味道?他们给东风画了个“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大饼,但这饼能充饥吗?东风这艘大船,能在电动化的风浪里,顺利调头吗?这背后,恐怕故事没那么简单。

湖北的汽车家底那真是厚。这故事得从1969年说起,那时候,国家一声令下,第二汽车制造厂(就是东风的前身)就扎根在了湖北十堰的山沟沟里。几十年风风雨雨,愣是把湖北打造成了中国的“汽车走廊”,从武汉到襄阳再到十堰、随州,一条龙的产业链,那叫一个全乎,全国都数得着。可老话说得好,“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在时代变了,大家都玩电动车、智能车了。湖北当然不能干看着,也早就开始琢磨转型。2023年,省里就放话了,要把“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当成突破口,要“加速跑”。紧接着就出了个三年计划(2023-2025),目标定得挺狠到2025年,新能源车产量要占到全省汽车总量的四成以上,产值干到3500亿,还得保证全省新能源车产能超过250万辆!听听,这决心够大吧?街头巷尾的老百姓可能没研究这么细,但路上跑的绿牌车越来越多,充电桩也随处可见,大家都能感觉到,这风向确实变了。武汉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路都修了三千多公里,全国排第一,这也算是实打实的动作了。

高层力挺东风湖北汽车能赢吗-有驾

计划喊得震天响,目标定得也挺高,看起来湖北是要在新赛道上大干一场了。你2024年,湖北的新能源车产量确实突破了50万辆,占比从两成多一下子蹦到了三成六还多,这进步不小吧?全省汽车产业营收也破了万亿大关,家底依然厚实。东风旗下的岚图汽车,也搞出了个“央企首个累计产量突破20万辆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名头。听起来是不是形势一片大好?但等等,咱们得泼盆冷水。这就像烧开水,看着咕嘟咕嘟冒泡,但离真正沸腾可能还差着火候。全国新能源车的战场,那可是“卷”得不行。比亚迪、特斯拉这些巨头就不说了,连小米这样的“门外汉”都冲进来了,价格战打得那叫一个惨烈。湖北定的那些目标,比如到2025年新能源车产量占比40%,产值3500亿,听着挺美,但真能实现吗?这可不是在自家后院玩泥巴,是要跟全国乃至全球的高手过招。转型哪有那么容易?尤其是东风这样的大块头,家大业大,掉头哪有小船灵活?老生产线要改造,老员工要适应新技能,品牌形象也要重新塑造,这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有人就嘀咕了这又是定目标又是给政策,看着热闹,但市场买不买账,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万一投入巨大,结果没抢到多少市场份额,那不就成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就在大家伙儿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湖北省的领导层给出了更强的信号。这次王忠林书记到东风,可不是简单的看看车、听听汇报就完了。他说的话,那可是分量十足,直接把东风捧成了湖北经济的“顶梁柱”、产业转型的“领头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这高帽子一戴,意思很明白东风,你得给我顶上去!更关键的是,他给东风划了重点“把握转型主动权,加快实现突破性发展”,“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迭代、品质提升,努力抢占新赛道制高点。”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别磨叽了,赶紧的!怎么干?王书记也指了路要把岚图、猛士这两个新能源品牌打造成“拳头产品、明星产品”,还要搞高阶智能驾驶,而且要“规模化量产”!这还不够,眼光要放长远,“狠抓市场营销,实现国际化跃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高质量‘出海’步伐”。听出来没?这已经不是建议了,更像是命令!之前埋下的伏笔,比如省里定的各种目标,现在都汇聚到了东风身上。特别是那个“双百万”目标——到2025年,东风汽车产销要突破100万辆,“湖北造”新能源车年产量也要迈上100万辆台阶。这压力,瞬间就拉满了!再想想王书记之前还特意去了小鹏汽车的武汉基地,这意思更明显了我们既支持你这样的老大哥,也扶持小鹏这样的新势力,但你东风作为“长子”,必须挑大梁,拿出真本事来!这场汽车产业的转型战役,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东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只能往前冲!

高层力挺东风湖北汽车能赢吗-有驾

领导的决心很大,给的压力也够足,东风这头“大象”似乎也开始加速转身了。光有决心和压力就够了吗?现实的骨感,往往比想象中更硌人。国内市场这片“红海”,已经快杀成“血海”了。价格战一轮接一轮,连特斯拉都扛不住要降价,新品牌更是层出不穷,个个都想来分一杯羹。东风的岚图、猛士虽然定位高端,但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跟那些已经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牌豪华车或者新势力头部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消费者凭什么放着成熟的选择不买,来为你这个“新面孔”买单?走向国际市场?说得容易,做起来难。现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壁垒、各种限制,想在别人的地盘上站稳脚跟,可不是光靠喊口号就行。技术、品牌、渠道、服务,哪一样都不能掉链子。更何况,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的汽车巨头,哪个是省油的灯?他们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依然强大。再说了,造车不是搭积木,核心技术,比如高端芯片、高性能电池,咱们是不是完全自主可控?供应链会不会在哪天突然被“卡脖子”?这些都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有,智能网联喊得响,但真正能让用户放心使用的高阶自动驾驶,离大规模普及还有多远?相关的法律法规、道路设施(车路云一体化)能不能跟上?这些问题不解决,光靠车企单打独斗,恐怕很难突破。,虽然表面上湖北和东风都在快马加鞭,但前路的障碍和暗礁,一点都不少。想实现那些宏伟目标,恐怕还得经历更多的风浪和考验,和解的希望似乎还很遥远,各方的分歧和困难依旧存在。

看看湖北这气势,真是让人“佩服”!又是省委书记又是省长亲自出马,给东风汽车加油打气,还要把它打造成“世界一流”!目标宏伟,决心巨大,又是定计划又是给政策,还要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的“双百万”目标。这魄力,这手笔,啧啧,真是非同凡响。多“聪明”的策略把宝都押在东风这个“老大哥”身上,指望它在新赛道上力挽狂澜,顺便把全省的汽车产业都带起来。这简直是教科书般的“高瞻远瞩”嘛!至于外面那些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国内打得头破血流的价格战,还有国际市场上那些看不见的壁垒,嗨,那都不是事儿!只要咱们决心大,口号响,目标定得高,还愁超不过特斯拉,干不过比亚迪?东风这几十年的老底子,加上领导的“殷切期望”,转型成功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真是让人对湖北汽车产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湖北把东风捧上天,又是给政策又是给目标,誓要在这场新能源汽车大战中杀出重围。这到底是高瞻远瞩、力挺“国家队”的英明决策,还是有点像溺爱自家孩子,不顾市场残酷现实的一厢情愿?面对全国乃至全球的激烈竞争,单靠“输血”和“加油”,真能让东风这艘大船在新航道上乘风破浪,重现辉煌吗?还是这更像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赌博?你怎么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