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北美汽车圈最近不太平,加拿大媒体集体犯愁,为啥?就因为美国那挥之不去的关税大棒,让本田在加拿大的工厂有点悬了。
这可不是小事,本田在安大略省阿利斯顿那俩工厂,生产的可是北美市场上的抢手货。要是真搬到美国去了,加拿大那边不得哭晕在厕所?
事情的起因嘛,还得说到美国对进口汽车加的关税。虽然换了届政府,但这关税就像狗皮膏药一样,揭也揭不掉。这下可苦了那些靠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活着的汽车厂商们。
之前日经新闻爆料说,本田琢磨着把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生产线搬一部分到美国去,躲躲关税的“追杀”。这消息一出,加拿大那边炸了锅,赶紧出来辟谣,本田、加拿大政府、安大略省省长,齐刷刷地否认三连。
但辟谣归辟谣,该担心的还是得担心。安大略省其他地方的汽车工厂已经尝到了关税的苦头,温莎和英格索尔的两家工厂,一个停产一个裁员,7000多人丢了饭碗。这前车之鉴摆在那儿,谁还能安心睡大觉?
加拿大共产党领导人伊丽莎白·罗利,那可是个直肠子,直接开炮批评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她说,当初特朗普政府为了拉拢“锈带”地区的选票,故意拿关税卡在加拿大的汽车企业,逼着人家搬回美国。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也就他能干得出来。
她说,加美两国的汽车产业,那叫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辆汽车造出来,零部件要在两国边境跑八个来回。现在好了,非要把这好好的供应链拆散,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嘛!
加拿大媒体也跟着帮腔,说就算本田真在美国建厂,没个十年八年也下不来线。再说,美国的人工成本比加拿大高出一大截,到时候美国造的汽车比现在还贵,美国消费者岂不是要花更多的钱买同样的车?更别提其他国家再给美国汽车加点报复性关税,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央视记者张森也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他说,本田当初在加拿大建厂,就是为了省钱,优化全球供应链。现在倒好,关税一加,供应链断了,逼着企业搬回成本更高的美国,最后企业、消费者,谁都没落着好。
这事儿往大了说,可不只是一家企业、一个地区的事儿,它反映出的是全球贸易体系的毛病。现在全球化都到这份儿上了,各国经济互相依赖,产业链盘根错节。你搞单边主义,搞贸易保护,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加拿大现在也挺头疼,怎么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怎么保住自家的汽车产业,这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除了跟美国政府好好商量,争取取消或者降低关税,还得加大对自家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搞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对本田这些跨国汽车企业来说,在这么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怎么保持竞争优势,也是个需要好好琢磨的战略问题。除了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布局,还得跟各国政府搞好关系,积极参与制定全球贸易规则,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这本田加拿大工厂的去留问题,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贸易的现状。合作共赢才是硬道理,大家伙儿还是一起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别再搞贸易保护主义那一套了,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开放、更包容、更繁荣的全球经济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