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电动汽车竞争白热化的2025年,华为与北汽合作的Stelato品牌迎来关键转折点。3月15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高管余承东正式宣布,Stelato S9 EREV(增程式电动车)将在中国市场降低入门价格并开启预售。这一动作背后,是该项目累计投入超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决心,以及华为与北汽对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重新卡位。
Stelato S9 EREV延续了EV版本的前卫设计语言,车身线条流畅如雕塑,风阻系数低至0.193 Cd,这一数据甚至优于部分超跑。其标志性的“手套形”LED大灯组与车顶激光雷达传感器形成视觉焦点,既凸显智能化属性,又强化了品牌辨识度。隐藏式门把手与多辐轮毂(可选20/21英寸)进一步优化空气动力学表现,而可选电子后视镜设计则展现了其对未来驾驶场景的前瞻思考。
动力方面,S9 EREV搭载北汽研发的1.5T涡轮增压增程器(代号A156T2H),最大功率118kW,配合后桥单电机(227kW/304马力),最高时速可达204km/h。尽管电池容量尚未公布,但根据WLTC标准,其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的版本油耗仅0.25L/100km,显著优于同级燃油车型。
余承东强调的“六大升级”聚焦智能化与续航:
鸿蒙智能座舱:预计搭载最新迭代系统,强化多设备协同能力;
高阶智驾:车顶激光雷达与华为ADS 2.0系统结合,实现城市NOA功能;
增程效率优化:通过热管理系统提升发电效率;
电池安全:采用宁德时代CTP技术,强化热失控防护;
底盘调校:后轮转向或空气悬架可能加入配置清单;
充电生态:兼容华为超充网络,缓解补能焦虑。
此前Stelato S9 EV版本因39.98万元起的高价导致销量遇冷,2024年8月上市后仅交付3,008辆,与年销12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EREV版本的推出直指痛点:通过减少电池容量降低成本,同时以“无里程焦虑”吸引传统豪华车用户。尽管具体价格尚未公布,但预计起售价将下探至30万元区间,直接对标蔚来ET7、宝马i5等车型。
Stelato S9 EREV的成败将影响华为汽车业务的战略布局。一方面,北汽的制造经验与华为智能化技术的结合具备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高端新能源市场已涌入理想MEGA、小米SU7等多款竞品。若该车型能凭借鸿蒙生态粘性、超低油耗及价格下探实现月销破万,或将为华为打开“技术赋能传统车企”的新范式。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10亿元投入不仅体现技术攻坚的决心,更暗示华为在汽车领域“长线作战”的耐心。随着4月上海车展预售启动,这场“降价不减配”的豪赌即将迎来市场检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