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现在瞅着这汽车市场,真像进了迷魂阵,车型多得让人抓瞎。前头儿,纯电车还在那儿吆喝,后头儿,增程车就跳出来搅局。星途这回的操作也够骚的,先是整了个纯电版的星纪元ET,价格不上不下,吊着人胃口,让人觉得“哎呦,有点意思,可这价儿…啧”。结果呢?这才几天,增程版就蹬鼻子上脸了,直接把价儿砸到17万多,摆明了要抢地盘。这路数,是不是有点“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意思?
咱先唠唠这个“增程”。说白了,它就是个“电瓶车”挂了个“油壶”,平时用电溜达,没电了就烧油撑着。好处嘛,那明摆着,既能沾沾电车的便宜,比如平顺啊、静音啊,又能省了那里程焦虑。毕竟,不是哪儿都能杵个充电桩,也不是谁家都能拉根电线。
可这事儿,可没那么板上钉钉。为啥?你想啊,增程车骨子里还是油车,就算你天天用电,那发动机也得在那儿候着。这就跟你买了张按摩椅,结果天天搁那儿堆衣服,那按摩功能是不是有点屈才?更别提,增程车的构造比纯电车还复杂,电机、电池、发动机、油箱,一个都不能少,到时候修起来,费用怕是也得翻番。
说到这价钱,星途这次是真豁出去了。17万出头的起步价,直接把竞争对手逼到死角。可话说回来,价格战这玩意儿,就是七伤拳,伤人伤己。车企利润缩水,质量和服务会不会跟着缩水?这才是消费者最犯嘀咕的地方。
而且啊,现在消费者心里明镜儿似的。光靠便宜,忽悠不了谁。设计得好看不好看,配置给力不给力,智能化程度高不高,哪个环节拉胯都不行。星纪元ET增程版,内饰瞧着挺阔绰,又是零重力座椅,又是巨幅天幕,噱头玩得挺溜。
但问题也来了,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真能派上用场?那自动驾驶技术,能让人放心?别到时候,辅助驾驶变成“帮倒忙”,那可就贻笑大方了。要知道,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吹嘘自己的智能驾驶有多牛,可真正能做到稳如老狗的,又能有几个?
换个角度想想,星途急匆匆地推出增程版,是不是也暴露了纯电车市场的窘境?毕竟,充电是个老大难,续航里程短也是硬伤,这两把刀始终悬在纯电车的头顶上。增程车,说白了,就是车企为了迎合市场,搞出来的一个折中方案。
当然啦,这种折中也未必是坏事。对于那些对纯电车心里没底的消费者来说,增程车反倒是个更靠谱的选择。它就像个过渡阶段,让你既能体验到电动化的便利,又不用完全放弃燃油车的安全感。
不过,从长远来看,增程车终究只是个权宜之计。等到充电桩遍地开花,电池技术突飞猛进,纯电车肯定会成为主流。增程车,或许只是汽车发展史上一个匆匆过客。
所以啊,星途想要靠增程版“独步武林”,恐怕还得加把劲。光靠打价格战可不行,还得在质量、技术、服务上多下点功夫。毕竟,老百姓买车,买的不仅仅是个代步工具,更是一种体验,一种信任。这信任,可不是靠降价就能买来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