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菀杳声闻
编辑 | 青菀杳声闻
前言
当年李书福掏空家底,也要拿下的沃尔沃,连福特都拯救不了,而国内的条件也不是特别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他的这次收购就不被看好。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李书福收购的沃尔沃怎么样了呢?
现场
李书福和沃尔沃
如今新能源汽车宣传铺天盖地,可像丰田、福特、沃尔沃这样的老牌汽车企业,依然能凭实力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沃尔沃却也经历过低谷期,还曾被福特收购过,最终连福特也没能挽回它再次被卖的命运。
李书福和福特高管
这次收购沃尔沃的,是一家只有20多年历史的民营企业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也因为这次收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表面上看,沃尔沃的收购价是18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是120亿左右,可实际上王传福要出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李书福
吉利要承担的,还有沃尔沃每年员工的养老金、品牌营销、遵守西方劳动法支付的成本等,光是这些,一年的花费就要三四亿美元。
沃尔沃无论赚不赚钱,吉利的都要拿出相当一部分成本,维护沃尔沃这个品牌。
以李书福当年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就不得不四处借钱。
他提到大部分钱,都是在中国以外的资本市场拿来的,有美国的、欧洲的、香港的,甚至福特也曾支持过他们,为他们拿出过一笔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钱还不够,李书福在国内借钱,又要迈过一道很高的门槛。
国内的投资公司等单位,他们也不会白白地冒着风险,把钱借给李书福,他们的出资也是有条件的。
李书福就不得不通过抵押、担保、贷款等方式,从相关机构获得资金,东拼西凑终于凑齐收购沃尔沃的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借来的钱迟早是要还的,那么沃尔沃能不能被经营到赚钱,又是个比较严肃的问题。
福特曾经营过沃尔沃,都没能让这家车企重现生机,吉利的这次大动作,也普遍不被外界看好。
有个比喻形容李书福收购沃尔沃非常形象,那就是农村青年娶了电影明星,这场光鲜亮丽的收购案背后,也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吉利的长远布局
刚开始李书福谈自己要收购沃尔沃,外界都并不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李书福却对吉利的并购案非常有信心,因为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并购外国的公司,还曾并购过来自澳大利亚的公司。
吉利知道这家公司的管理层也是西方的,他们怎么经营企业,企业内部员工谁应该待在什么岗位上,和国内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打破文化差异经营一家外国企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外工人享受的薪资制度、福利待遇,对吉利的管理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可吉利却成功让他们收购的一家澳大利亚公司赚钱,这也是他们比较成功的一个并购案。
于是李书福要收购沃尔沃时,也是对沃尔沃未来的发展早有规划,他看好这家公司的创新、零排放、零伤亡的优势,认为自己能经营好这个品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果然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才3年,国际评级机构对这个收购案的前景的态度就发生极大的转变,从刚开始的怀疑、谨慎,变得乐观起来。
李书福能具备常人没有的前瞻性目光,也和他对汽车市场的深入了解有一定关系。
他经营的吉利,曾是一家生产摩托车的企业,他也凭实力把踏板摩托车的价格,从3万元一辆降到3千元一辆,在国内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个年代国内的汽车市场已经逐渐成长起来,对价值13万元一辆的夏利汽车、价值20多万元一辆的桑塔纳需求量比较高,尤其是桑塔纳,国内消费者还要排队购车。
李书福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国内拥有市场方面的先天有利条件,车企本该获得更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不是让国外车企不断地占据国内市场。
于是吉利就和其它国内车企一样,一步步走上创新发展的路,逐渐让夏利的价格降到3万多元人民币,将桑塔纳的价格降到5万元人民币,还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而收购沃尔沃这一步很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沃尔沃顽强地生存与发展
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一场来自国内车企和国外车企的双向救赎,沃尔沃获得了吉利的经济资源,吉利也因为沃尔沃的品牌效应、先进的研发、生产技术收益,从制造中低端轿车的圈子,迈入制造豪华轿车的圈子。
2018年,吉利汽车就在李书福的经营下,拥有市值2144亿港元,和两年前相比翻了10倍,沃尔沃同样在他的经营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从2010年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双方的实力悬殊并没有对李书福的判断产生负面影响,他还成功让这家企业扭亏为盈。
而吉利和沃尔沃在技术、供应链方面形成合作后,沃尔沃也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
2023年,沃尔沃最大的股东,吉利瑞典控股公司,坚持后依然持有吉利73.65%的股份,对沃尔沃的发展、经营等关键领域的决策有很大的话语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剩下的股份是国际上的一些投资者、投资人在持有,他们的存在,也能支持吉利更好地拓展市场。
2023年前10个月,沃尔沃在全球的销量就有62.26万辆汽车,在市场上有较高的认可度,但它也受到新能源汽车的冲击后,财报不是特别乐观。
和沃尔沃不同的是2024年全年,吉利汽车的单车平均收入是10.7万元/台,一年下来的收入,还首次突破2400亿元,同比增长三成以上,这离不开吉利汽车的不断创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年不少新能源汽车纷纷亮相,蔚小理、小米等生产单位都在生产相关产品,吉利也不例外,如今的吉利汽车业毫不犹豫地进行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
创新是企业发展尤为重要的一环,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其它企业,拥有足够的生产资源、广阔市场,依然离不开紧跟时代,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李书福:30多年创业历程中无数次被歧视
2013-11-20 09:44来源:新华网
吉利汽车2024年度营收破2400亿元 全年交付217.7万辆车
封面新闻2025-03-21 00:03
央视独家专访李书福:福特不灵 吉利未必不行
2010年03月31日 11:29 CCTV-经济信息联播
考虑减持沃尔沃?吉利否认:没有减持沃尔沃汽车的计划
2024-11-12 19:10·澎湃新闻
李书福:从汽车“疯子”到“教父”
原创2018-02-27 10:00·界面新闻
李书福:30多年创业历程中无数次被歧视 2013-11-20 09:44来源:新华网
吉利汽车2024年度营收破2400亿元 全年交付217.7万辆车 封面新闻 2025-03-21 00:03
央视独家专访李书福:福特不灵 吉利未必不行 2010年03月31日 11:29 CCTV-经济信息联播
考虑减持沃尔沃?吉利否认:没有减持沃尔沃汽车的计划 2024-11-12 19:10·澎湃新闻
李书福:从汽车“疯子”到“教父” 原创2018-02-27 10:00·界面新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