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规配件“诱骗”车辆安全监测,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喊话”商家停售

4月20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现在网上一些第三方店铺售卖所谓的“安全带延长接头”“方向盘配重块”,试图“骗”过车辆的安全设定。随着车辆辅助驾驶的广泛应用,驾驶者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开始分心甚至脱手驾驶,而为了逃避车辆对危险驾驶动作的监测,市场上出现不少“欺骗性”配件,北京商报记者在电商平台上看到,部分商家销售帮助双手松开方向盘的“配重块”、避免未佩戴安全带提示音的插销卡槽锁舌等,以帮助驾驶者“绕过”车辆安全检测功能。

不合规配件“诱骗”车辆安全监测,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喊话”商家停售-有驾

对于商家销售影响驾驶安全的物品,陶琳表示:“这不但不合规,威胁使用者的安全,更给道路上的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巨大风险,强烈建议商家停售这类商品。”

“花式”配件躲避安全监测

近年来,智能辅助驾驶的等级不断提升,为避免驾驶者分心驾驶等,车企在车内会通过多种方式检测驾驶者的驾驶状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李颜伟表示,对于搭载辅助驾驶系统的车辆,现有技术完全可通过车内摄像头监测驾驶者的状态,对驾驶人分心、脱手等行为实施提示警示、减速靠边、紧急制动等分级干预。不过,部分驾驶者通过购买一些不合规的配件“绕过”车辆监测。

不合规配件“诱骗”车辆安全监测,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喊话”商家停售-有驾

北京商报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看到,有商家销售“安全带延长接头”“安全带插销卡槽锁舌”等商品。其中,“安全带延长接头”可叠插在车辆安全带插头上,店家称,其可帮助延长安全带长度,但不少消费者将其插入安全带卡槽,用来防止车辆报警提升驾驶员未使用安全带。而“安全带插销卡槽锁舌”则直接插入安全带卡槽,同样能够避免触发未系安全带提示音。北京商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商家在产品图片上打出“解开束缚感、开车更自在”宣传语,一位购买者则在评论区称:“再也不用听没完没了的安全带提示音。”

而针对“方向盘配重块”这类产品,一位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车辆在开启辅助驾驶后,会实时监测驾驶者是否会脱手驾驶,如果检测到驾驶者长时间脱手,车辆将发出报警并进行减速。“‘方向盘配重块’能够模拟双手握持方向盘的重量感,车辆监测系统会误认为驾驶者不存在脱手驾驶的行为。”他说。

不合规配件“诱骗”车辆安全监测,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喊话”商家停售-有驾

上述技术人员表示,在辅助驾驶中,这种带有诱骗性的配件,严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但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仍有商家销售“方向盘配重块”,但对于商品的描述则较为隐蔽。很多商家在销售页面中不会直接标注产品介绍,而需要与商家进行私信咨询。一位销售“方向盘配重块”的商家表示,咨询该商品的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是重力够不够,是否能躲过车辆监测。

据了解,依据相关标准,驾驶自动化被分为6个等级。2021年8月,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明确指出,0—2级为辅助驾驶阶段,驾驶主体始终为人;3—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代替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当功能激活时,驾驶主体是系统。尽管市场上不同车企对智能驾驶系统的命名各异,但其技术本质仍属于2级辅助驾驶,尚未获得3级及以上的认证许可。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全民智能驾驶”不是“自动驾驶”,目前的NOA(领航辅助驾驶)还是L2级的辅助驾驶,按照法规要求方向盘绝不能脱手。

“智驾神器”触碰法律红线

陶琳建议,商家应停止销售对道路安全极不负责的产品,也希望大家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不要再使用。“虽然车辆的辅助驾驶能力已越来越强,但驾驶员依然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她表示。

不仅车企高管“喊话”,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在近日发布的《智慧领航,安全护航——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使用须谨慎》文中也提到,部分电商平台上销售的“辅助驾驶作弊装置”,俗称“智驾神器”,通过物理配重、强磁吸附等技术手段,刻意欺骗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使其误判驾驶人处于正常监管状态,从而实现长时间脱离方向盘和视线的违规操作。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消解了智能驾驶安全冗余设计,更将驾驶人与其他交通参与者共同置于重大风险之中。

“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应尊重自身生命,树立安全意识,并遵守道路交通的相关政策规定,从需求端杜绝这种行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车企也应将这种行为的危害性精准地传递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增强安全意识。此外,电商平台从专业性和社会责任上,也应该了解平台商家销售商品的相关情况和信息,例如所销售的商品是否会危害消费者人身安全、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等。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销售方、生产方以及购买者,也有相关法律规定对其进行约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智驾神器”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干扰车辆安全监测系统),若造成严重后果(如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生产者和销售者可能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销售金额50%至2倍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如多人伤亡),刑期可至5年以上有期徒刑,罚金同上。若设备设计或宣传直接诱导驾驶人脱离监管(如“解放双手”“免接管”),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可能被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最高可判处死刑。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针对这类产品的使用者也有相关法律明文规定对其进行约束和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使用“智驾神器”导致双手脱离方向盘、视线偏离道路,仍属于“妨碍安全驾驶行为”,依法处以罚款并记分。一旦引发交通事故,驾驶人将承担主要责任,需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若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还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商报记者 刘晓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