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蔚来旗下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首款车型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11.98万-12.58万元。作为蔚来布局10万级市场的关键落子,萤火虫以“智能电动高端小车”身份入场,试图通过设计、安全与补能体系打破传统竞争格局。
25年各家都在发大车,蔚来却反其道行之。
城市精品代步小车,是电动车非常吸引人的一种形态。
在国内,车的社交表达是一直存在的,买什么车,往往代表一个人的品味与个性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主机厂,都希望做豪华品牌。
要知道精品小车的目标用户的眼光实际上是比普通大众车的目标用户更加挑剔,更加不可捉摸的(比如曾经的我),一旦产品真的能打动人,购买决策也是很难被其他声音影响的,萤火虫在这一点上做的很成功。
萤火虫12万的价格,比预售价便宜了3万,看六眼飞鱼灯好像突然眉清目秀了起来。
对于蔚来和萤火虫,以及它的假想敌smart和MINI来说,当然是便宜了。
我对于这种两厢小车天然有好感,再加上是后驱,脑子里对这辆车的实际体验已经有了一些美好的想象。
想把车子做小,就需要把电池做小,小车身和小电池会带来能耗的降低,续航收益的增加这也就是萤火虫突破400公里的逻辑之一。在一二线城市主打家庭第二台车,以灵活应对拥堵,以能耗对抗续航,这就是萤火虫产品的定义。
除此之外蔚来的一些优良传统在这辆车上是有体现的,车体安全性、内饰的用料这些都挺不错,这个价格也直接打到了大众ID3、电动MINI的位置上,甚至可能会抢一部分认为海豚不够品质的潜在车主。
大家不能用车身尺寸这种参数质疑萤火虫,因为这很双标,因为确实有一些人非小车不买,所以“同价更大尺寸”对于这部分人并不是加分项,所以在“多掏点钱—4米级—精致—纯电小车”这个领域,萤火虫确实独一份。
多少人愿意“多掏点钱”买4米级小车,估计就是光束MINI的客群了,更大的4.2米的smart1号 和ID3,以及4.4米的领克Z20、极氪X受到的影响有限,更贵的EX30更是搭不上边。
这次的萤火虫总结下来就是安全配置同级别顶级,技术架构和品质全面领先,价格比预期稍微低。
这次没有给BaaS价格非常正确,其实根据电池大小大概的BaaS价格都能算出来,但是一旦宣传BaaS后价格,整个车的价格锚定就变了。
很多消费者不希望自己十二万买的精品小车,认知里变成几万块的车。只有订单合适,萤火虫都没有必要出BaaS,或者到时候象征性出个价格就行,完全无需引导消费者选。
等到BaaS方案出来后,才是它最终的底价。
我觉得萤火虫还有个重要使命,那就是让大家进入蔚来门店看车,并且逐步为乐道走量做铺垫。目前无法确定的是,精品小车在国内到底有没有市场?以及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