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4月扎堆预售,价格暗藏玄机,消费者要多个心眼

4月1号,洋节撞上新车发布,车圈这厢也没闲着,一股脑儿地放出预售风声。红旗天工06、长安启源Q07、方程豹钛3、郑州日产Z9,价位从十几万到二十万不等,真可谓是琳琅满目,让人挑花了眼。这架势,活像赶大集,恨不得把所有“尖货”都摆出来。

咱就来说道说道这预售。这玩意儿,往浅了说,是车企想先踅摸踅摸市场的底细,瞅瞅大家对哪款车更来电,心里有个谱儿。消费者呢,图个尝鲜,也想早点把玩把玩新车。可这买卖,门道可不少。

车企4月扎堆预售,价格暗藏玄机,消费者要多个心眼-有驾

先拿价格来说。预售价嘛,往往会比正式上市价低那么一丢丢,给你营造一种“捡漏”的幻觉。但实际情况是,车企完完全全可以根据预售的反响,在上市的时候拿捏价格。预售要是火爆,那对不住您嘞,没准儿就涨价了。预售要是门可罗雀,那就降价促销呗。消费者就像砧板上的肉,只能听之任之。

再唠唠配置。预售的时候,车企往往会亮出一些“满配”版本,让你觉得这车浑身都是宝。但等到你真正去提车的时候,你会发现,丐版车型的配置简直是惨不忍睹。想要高配置?掏腰包呗!而且,预售期间许诺的各种甜头,等你真金白银砸进去的时候,没准儿就缩水了。

车企4月扎堆预售,价格暗藏玄机,消费者要多个心眼-有驾

当然啦,咱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说车企就是铁了心要宰你。毕竟,造车的成本搁在那儿,总不能赔本赚吆喝吧?但症结在于,信息鸿沟太大了。车企掌握着第一手资料,而消费者只能瞧见他们想让你瞧见的冰山一角。这种不对等,让消费者天然地处于劣势。

单就这次扎堆预售来看。明面上,是各大车企摩拳擦掌,抢夺市场份额。但深究起来,是不是也折射出车市竞争的白热化?现在新能源车、燃油车,你方唱罢我登场,隔三差五就冒出一款新车。消费者选择多了,车企的压力也就倍增了。

车企4月扎堆预售,价格暗藏玄机,消费者要多个心眼-有驾

压力山大,就容易走样。有些车企为了博人眼球,不惜弄虚作假,夸大其词,甚至掀起“价格战”。价格战短期内能刺激销量,但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都是慢性毒药。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利润,哪来的技术革新?

兴许有人会说,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嘛,谁家厚道就捧谁家的场。这话不假,但现实是,现在的车型简直是浩如烟海,信息也芜杂不堪。普通消费者哪有那闲工夫去钻研?而且,有些车企还会在营销上大做,让你觉得他们的车就是不二之选。

车企4月扎堆预售,价格暗藏玄机,消费者要多个心眼-有驾

与寻常认知相悖的是,汽车消费其实是个相当复杂的决策过程。它不仅仅是买一辆代步工具,更是买一种生活格调,一种自我标榜。所以,消费者很容易被车企的营销伎俩所裹挟。

回到车圈这波预售潮。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原因归结为“市场厮杀”时,是否忽略了消费者权益的维护?面对车企的信息壁垒、虚假宣传,消费者该如何捍卫自己的权益?

车企4月扎堆预售,价格暗藏玄机,消费者要多个心眼-有驾

或许,我们需要更臻于完善的法律条文,更掷地有声的监管,以及更老练的消费者。让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真正说了算的主儿。让车圈的角逐,回归到产品力本身的较量,而不是营销手腕的炫技。

红旗、长安、方程豹、郑州日产,这些品牌的名字,都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希冀。但愿他们能真正地为消费者着想,打造出经得起推敲的好车,而不是只想着怎么从消费者腰包里搜刮油水。

这就好比愚人节的玩笑,玩笑要是过了火,那就变了味儿。车圈也一样,车企要是把消费者当冤大头,那终将是作茧自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