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为了避免淹没在上海车展的信息海洋里吧,最近汽车厂家都在抢跑,新车发布会特别多。
老实说这些发布会我都没有看,也没打算批评或表扬谁,毕竟厂家造车好与坏并没有问我拿一分钱。如果一个很滥的车销量火爆得不行,那也是人家的本事。自以为车造得很好却卖不动,也不是哪个老百姓当下说了几句坏话造成的。
一些同学在主机厂工作,还有些大哥在做汽车经销商,有些评论真的不适合公开发表。所以,如果一定要发表关于车的文章,咱就基于事实,尽量多看厂家自己发布的数据。
比如最近上市的方程豹钛3,有人说这车是要针对哈弗猛龙和捷途山海T2,其实也对,毕竟都是绿牌方盒子。但是钛3毕竟是纯电动,恐怕受影响最大的是奇瑞iCar V23吧。
一、自重
废话不用多说,先来看看这4款方盒子的BMI指数。
前面两款是纯电,后面两款是插混。哈弗猛龙搭载了2挡DHT,捷途山海T2采用的是3挡DHT。作为插混车型,一般搭载的电池控制在20多度就足够了。最重的捷途山海T2却因为搭载了43.24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导致BMI指数突破300大关。熬捞认为,为了追求纯电续航里程而盲目加大电池,必然导致超重,这种做法多少有些得不偿失。
iCar V23通过车身上的“掐头去尾”,同时采用更小的电机等办法,较好地控制了自重。值得一提的是,上图4款车型中,电池最大的其实是iCar V23搭载的那块宁德时代81.76度三元锂电池。这么看来三元锂电池在自重控制上确实要比磷酸铁锂电池强得多。
尽管方程豹钛3在电池大小上已经非常克制,分别搭载了65.28度、72.96度、78.72度三种磷酸铁锂电池,但是主力车型整车BMI指数仍然高达288,甚至突破了300大关。很显然,比亚迪只要是使用自家的磷酸铁锂电池,超重就是一大难题。
二、底盘
值得注意的是,4款车中,方程豹钛3不仅车身是最窄的,轮胎也是最窄的,只有它采用的是235/60 R18和245/50 R19的窄胎。这么一对比,iCar V23的宽胎就不仅仅只是好看,而是显得更厚道了。
有评论说方程豹钛3做工“好起来了”,这是拿钛3和豹5作对比吗?不管怎么说,这次钛3后悬挂的五连杆终于没有“筷子悬挂”的既视感了。
而钛3的前悬挂,虽然也是麦弗逊悬挂,但是下控制臂一分为二,升级成双球节结构了。这是值得点赞的。简单来说,控制臂就好比是车身为了抓住轮子而伸出的手臂,另外三个车都是单手去抓前轮羊角,而钛3是双手去抓的。理论上讲,这种结构对于转弯侧倾和刹车点头的抑制应该更加到位。
熬捞认为,如果某一项配置真的足够好,好到可以拿出来当做独特卖点的话,那么这个配置就应该全系标配。“主动预瞄+云辇-C”既然只有顶配的钛3才有,多少有点“不坑穷人”的味道,这里就不多评价了。
三、温控
自从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开表示“动力电池热失控不可避免”之后,电动汽车的温度控制、热管理成为关注焦点。
2026年7月1日起,车用动力电池将启用新国标。哪些厂家目前已经提前执行了这一标准,普通消费者不得而知。
熬捞注意到,上述4款车中,只有方程豹钛3的电池冷却方式采用了冷媒直冷,其余3款均为液冷。很显然,“直冷板”结构更简单,零件更少,成本更低。另外3款车之所以坚持使用结构更复杂、成本更高的液冷系统,恐怕主要还是为了确保电芯温度的均匀吧。
至于电机是不是扁线油冷,去4S店试乘试驾时不妨关注一下。
钛3只有四驱大电池采用了800伏高压充电,捷途山海T2也只有部分版本采用越野专用800高压4C快充神行电池,而哈弗猛龙、iCar V23全系400V平台。升电压的本质是降电流,目的还是为了减少发热,特别是车载充电机、高压配电盒、DC/DC、空调压缩机、驱动电机等高压部件的发热。
很多时候,我们被电池电压、电机最大功率等瞬态数据蒙住了双眼,以至于对实际使用场景下数据的动态变化缺乏基本的关注。比如实际使用过程中充放电功率的变化曲线、电流变化曲线、电机转速变化曲线、电池电机电控的温度变化曲线等,普通消费者只能是两眼一抹黑。
最大功率相同的电机,标定的额定功率可能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这主要还是受限于散热与绝缘水平。厂家如何管控发热,具体到如何没定温度的临界值、如何管控充放电电流等,都与安全和性能密切相关。尽管电机使用最大功率来工作常常只能是极短时间,但有意思的是,几乎没有哪个厂家主动宣传电机的额定功率,嘴里都是讲的最大功率。
很显然,从数据上看,上高速或越野都不是iCar V23擅长的,再算上车内人用空间上与家用场景格格不入,它大概率只能是个难以起量的小众车吧。
有人说买方盒子的人首先要的就是那个“范”。但“只要范”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既要又要还要才是人性。所以,真正有实力并且已经拥有了其它车辆的用户可能更适合玩小众车。像熬捞这样兜里没几个子,如果硬要起“范”,观感上多少显得有点“自私”或者“自嗨”吧。我买不起大G,如果让我买个北汽改成大G,我还真担心扛不住别人异样的眼光。
总的来说,方程豹钛3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家用场景,至少在车内空间上看起来要比iCar V23强一些吧。
最后啰嗦一句,丐版值不值得买,看它阉割了些啥。看厂家是否不坑“穷人”,就看哪些配置是只给顶配的。只有顶配才有的配置还拿出来写在脸上,多少有点钓鱼的味道。如果“不值钱却很实用”的东西偏偏只有顶配才给,那只能说有人良心大大地坏吧。方程豹钛3只有顶配才给方向盘加热和220V电源,从16.38万的次顶配开始才有电动前备厢和车载冰箱,这多少有点故意了。
总之,祝国产方盒子越做越好。等我攒够钱了,高低整一辆玩玩。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车,让别人说去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