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做增程!”2025年4月21日,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魏牌高山MPV发布会上再次撂下狠话。这句话像一颗炸弹,炸翻了本就不平静的新能源车圈。要知道,2024年中国增程式车型销量暴涨167%,理想、问界、零跑等品牌赚得盆满钵满,连比亚迪的百万豪车仰望U8都用上了增程技术。但长城偏偏逆流而上,成了传统大厂中唯一拒绝增程的“孤勇者”。
一、增程火爆全网,长城为何“死磕”Hi4?
增程式这两年有多火?看看数据就知道:2024年销量74.9万辆,远超插混和纯电增速。理想L7月销破4万,问界M7两个月狂揽8.6万订单,连零跑这种二线新势力都靠增程翻身。用户买账的理由很简单——没有续航焦虑,短途用电、长途用油,完美解决充电难痛点。
但长城偏偏不跟风。穆峰直言:“增程式是开倒车!”他们的底气来自Hi4技术:
- 全场景省油:发动机能直驱车辆,高速油耗比增程式低15%,用户34.7%的行驶里程都用直驱模式;
- 动力更强:MPV车型高山配Hi4性能版,爬坡超车不“肉”,增程式高速常被吐槽“光吼不走”;
- 政策押注:欧盟计划踢出增程补贴,中国“双积分”可能调整,而长城已砸钱布局氢能和215GWh电池产能。
说白了,长城赌的是未来——当充电桩普及、电池技术突破,增程的过渡属性暴露,Hi4这类高效混动才是终极答案。
二、技术派VS市场派:谁在打脸谁?
增程式从诞生起就争议不断。大众前高管骂它“过时”,长城前高管李瑞峰称“落后是行业共识”,核心矛盾在于:
- 能量损耗:增程式要经历“油→电→动力”两次转换,热效率仅47%,而Hi4直驱热效率超45%;
- 高速短板:理想车主自嘲“高速油耗堪比油车”,而Hi4多挡混联能智能切换模式,综合能耗更优。
但市场用销量打脸技术派。数据显示,92%的增程用户日常只用纯电模式,为了一年不到10%的长途需求,甘愿多花几万块买“安全感”。
三、销量暴跌的隐忧:硬刚到底还是自嗨?
长城的坚持正在承受代价。2025年6月,其国内乘用车销量跌破6万辆,主推的多挡DHT车型哈弗猛龙PHEV月销仅4000+,而增程阵营却多点开花。
更扎心的是,连曾经的盟友都在倒戈:
- 吉利推出“超级增程”EM-P,嘴上说“技术更高级”,身体却很诚实;
- 奇瑞星纪元ET用增程打开市场,广汽、长安也纷纷入场。
四、终极拷问:用户要的是技术,还是体验?
这场对决的本质,是工程师思维与用户思维的碰撞。
- 技术派逻辑:用数据证明Hi4更省油、更高效;
- 市场派现实:消费者只为“不焦虑”买单,技术参数不如体验直观。
就像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坚持“耐摔耐用”,苹果用触屏改写规则——用户永远选择“用着爽”的产品,而非“参数漂亮”的技术。
长城死磕Hi4,像极了武侠片里的悲情英雄:明知对手人多势众,偏要单挑到底。但商业世界没有情怀分,当增程派用销量碾压时,Hi4能否等来“真香”反转?或许答案就藏在未来3年:若充电基建铺满全国、固态电池量产,长城将是先知;若续航焦虑十年无解,今日的硬刚或成笑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