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可不只是海洋上漂浮的庞然大物,它可是海洋霸权和国家实力的代名词。在现在的国际局势里,航母的每一次出动都能引发全球的战略关注。而美国的福特号航空母舰,真的是战舰建设成本中的顶尖之作,它的问世像一声震撼的 thunder,开启了21世纪航母时代的新篇章。
这艘耗资130亿美元的核动力巨舰,排水量达到11.2万吨,能携带75架舰载机,同时还拥有23项尖端技术,真的是美国海军乃至全球海权的“皇冠上的明珠”。它可是美国精神与星条旗的象征,意义非凡。
福特号航空母舰,舷号CVN78,作为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首舰,是以美国的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的名字来命名的。
2021年,美国海军的福特号航母进行了抗冲击实爆测试,远离舰体100多米的水中引爆了大量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达到了3.9级地震的强度。福特号航母稳如泰山,宛如一座海上的钢铁堡垒。
福特号航母在舰载机的搭载能力上,平时能搭载75架,最多可以达到90架。它能顺利起降的机型有F-35C、FA-18EF,还有E-2D预警机。
这个航母配备的4台电磁弹射器,弹射效率比蒸汽弹射提升了33%,而一次弹射的时间缩短到了45秒,能在短短3秒钟内把舰载机加速到240公里小时。
舰上还有一部升降机,能同时把两架舰载机抬起来。这看似不大的调整,却大幅提升了舰载机的使用效率。在现代战争里,时间就是命,效率即是胜利,福特号的这些改进,真的是让舰载机的起降和运用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福特号的动力系统上搭载了两座全新的A1B型核反应堆。这种尖端的核反应堆,给这艘航空母舰带来了超过30节的航速,续航能力也是几乎无限的,真是让人佩服!
相比之下,传统航母得不断补给燃料,真是麻烦。而福特号靠着核动力系统,不管是执行远洋作战还是应对突发事件,都不用担心燃料问题。这让福特号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全球范围内行动,随时准备满足美国的军事需求。
福特号的防御系统构成了远、中、近、末端四重拦截网,彻底实现了电子战和网络战的结合,真是海防的佼佼者。它配备了两座升级版的“海麻雀”导弹系统和两座21连装的“海拉姆”防空导弹系统,能有效拦截20公里内的目标。采用红外加被动雷达复合制导,对亚音速掠海目标的拦截成功率高达95%。
另外,3座20毫米6管“密集阵”近防炮的射速达到每分钟4500发,能够有效拦截1.5公里范围内的反舰导弹。
2022年,福特号在北约的大型海上联合演习中大显身手。在这次演习里,它展现了超强的舰载机发射能力和协同作战的水平,和其他国家的舰船以及飞机紧密合作,完成了多项复杂的作战任务,充分体现了美国海军的全球影响力和威慑能力。
虽然福特号在数据上看起来非常强大,但美国海军也只能无奈地承认,这艘巨舰下水后遇到不少麻烦,问题层出不穷,最关键是没赶上个好时机。
福特号的技术缺陷简直成了个老大难的问题,就像她的“阿喀琉斯之踵”。那电磁弹射系统的可靠性实在不怎么样,这种新技术在理论上看起来很不错,但在实际使用中却老是出问题。
2020年,电磁弹射器在测试里频频出现意外停机和故障报警。到了2022年的一次演习,电磁弹射器出了毛病,导致舰载机的起降作业被迫暂停,原本流畅的作战流程一下子乱了套,甚至差点酿成安全事故。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和经济型无人机的普及,令福特号航母的处境愈发“尴尬”。
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超过音速的5倍甚至更多,强劲的机动性加上极快的飞行速度,让传统的防空系统几乎形同虚设。对福特号的“密集阵”近防炮和“海拉姆”防空导弹而言,高超音速导弹早已超出了它们的拦截能力极限。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美国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尖端武器,竟然有可能流向那些小国,甚至是一些武装团体,像“拖鞋大军”胡塞这样。只要其他大国愿意,这种科技优势也能被转移给他们。
2023年,胡塞武装在也门沿海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发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这款导弹的飞行速度高达4马赫,具备强大的机动变轨能力,能在接近目标时进行复杂的规避动作。
从数据来看,4马赫的速度其实并不算“真正的高超音速”,有点像“丐版”,不过还是够让美国航母受点刺激的。2024年,胡塞武装在亚丁湾搞了一次军事行动,首次用这种导弹对一艘美国军舰发起进攻。虽然这次攻击没能直接击中目标,但已经把美国海军吓得不轻。
美国海军不得不对这片区域的军事布阵进行重新审视。自此之后,福特号航母在临近亚丁湾时,开始变得特别谨慎,甚至故意拉开了距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