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占率全球第一,储能、机器人双龙头,宁德时代的替身!请查收

小米SU7 Ultra以52.99万的价格全新登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Taycan Turbo GT定价高达200万,相较之下,小米SU7 Ultra的价格直接降低到了其三分之一 。

这一价格优势的背后,是小米在成本控制上的极致努力。小米通过自主研发电机,每辆车节省了约2万元的专利费用,同时,其供应链高度国产化,与海外厂商相比,拥有显著的价格竞争力。

其实,小米并非唯一一家采取极致降本策略的企业。此前,比亚迪通过规模化生产,成功将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价格压低至10万元;大众汽车与宁德时代携手开发电池,目的同样是降低成本。

不过,这种降本压力最终往往会传导至上游供应商,导致产品价格下降,进而影响其业绩表现。那么,上游供应链企业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降低不利影响呢?

关键在于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1. 强大的技术实力

2. 成功进入大客户供应链体系

3. 拥有健康且充足的现金流

而科达利,恰恰在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

第一,产品技术处于行业前沿

在市场竞争中,产品是立足的根本,特别是具备突出技术优势的产品,更是抵御供应链波动的关键所在。科达利的业务结构较为单一,核心产品为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近年来,公司锂电池结构件的营收占比始终稳定在95%左右,产品线专注度极高。

市占率全球第一,储能、机器人双龙头,宁德时代的替身!请查收-有驾

锂电池结构件作为锂电池的核心部件,通俗来讲,就像是锂电池的“保护壳”,虽然其成本仅占电池总成本的10%左右,看似价值量不高,但却对电池的安全性、密闭性以及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所有电池厂商不可或缺的零部件。这一特性使得科达利的产品销量几乎不受下游车企降本策略的影响。从2020年至2023年,科达利的产品销售量几乎等同于生产量与库存量之和,几乎不存在库存积压的情况。

市占率全球第一,储能、机器人双龙头,宁德时代的替身!请查收-有驾

目前,科达利的产品全面覆盖了圆柱电池、方形电池以及移动电池的结构件壳体、盖板等,产品线极为丰富。在竞争格局方面,电池结构件行业集中度较高,前三名企业的市场份额接近50%。其中,科达利在2023年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0%左右,位居全球首位。

市占率全球第一,储能、机器人双龙头,宁德时代的替身!请查收-有驾

在一个竞争充分的行业中,一家企业能够占据全球30%的市场份额,其产品竞争力之强可见一斑,就如同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地位一般。不仅如此,近年来,科达利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费用已从2018年的1.07亿元迅速攀升至2023年的6.37亿元,研发费用率稳定在6%左右,不断巩固自身的技术壁垒。

第二,与国内外大客户深度合作

大客户往往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与之合作,供应链更加稳定,订单波动性小,能够为公司业绩提供坚实支撑。由于电池关乎车辆的安全性,认证周期通常长达1 - 3年,再加上锂电池结构件是所有电池厂商都必需的核心部件,这使得科达利与客户之间建立了极强的粘性。

如今,科达利已经成功进入特斯拉、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国内外头部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在科达利的客户结构中,全球动力电池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七家是其客户,储能电池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也有六家与其合作,客户结构堪称优质。

这种优质的客户结构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有效摊薄了成本。公司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从2022年的13.08%大幅跃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4.55%,有力地推动了利润的释放。

市占率全球第一,储能、机器人双龙头,宁德时代的替身!请查收-有驾

第三,现金流健康且充裕

稳健的现金流是企业应对订单波动或市场调整的重要保障,能够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张。2024年前三季度,科达利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7.88亿元,创下近五年的最高水平,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873%。

市占率全球第一,储能、机器人双龙头,宁德时代的替身!请查收-有驾

更为难得的是,尽管科达利的营收规模不及拓普集团、国轩高科,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却超过了这些企业,充分显示出其较高的盈利质量。

综合以上三大优势,科达利无疑具备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从数据上也能清晰地看出,公司业绩呈现出高成长的特性,其表现堪与宁德时代相媲美。2020年,科达利的营收尚不足20亿元,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105亿元,三年的复合增速高达74.3%。

利润端的增长更为惊人,2020年至2023年,公司净利润从1.8亿元增长至12亿元,短短三年增长了6倍,利润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市占率全球第一,储能、机器人双龙头,宁德时代的替身!请查收-有驾

然而,任何企业都并非完美无缺,科达利也不例外。那么,它存在哪些潜在隐患呢?从业绩增速来看,自2021年起,科达利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增长速度均有所放缓。具体而言,2021 -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速从125.1%降至21.5%,净利润同比增速从203.2%降至33.5%。这是否意味着科达利已经触及了成长的天花板呢?

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的主要需求来源于电池,而电池市场又与下游汽车行业的增长趋势紧密相连。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超过50%,想要进一步大幅提升渗透率难度较大。这也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增速逐渐放缓,即便强如宁德时代,业绩增速同样出现了下滑。

不过,就目前情况判断,科达利的成长性尚未达到极限,它正在积极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首先,储能电池市场需求广阔

2024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60%,增速远超动力电池。在“风光大基地 + 数据中心”的双重驱动下,预计到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500GW。2024年,宁德时代在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中位居榜首,亿纬锂能、LG以及中创新航也跻身全球前五,而这些企业均为科达利的客户。

市占率全球第一,储能、机器人双龙头,宁德时代的替身!请查收-有驾

其次,人形机器人领域为其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科达利与盟立、盟英共同设立机器人公司,专注于谐波减速机、谐波传动以及机器人关节等关键部件的研发生产,这些部件均是人形机器人中价值量较高的部分。近期,公司在投资者活动中透露,其产品的大部分关键指标已能与行业龙头产品相媲美。

因此,随着人形机器人即将进入量产阶段,谐波减速器以及关节模组的需求将显著释放,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总体而言,科达利凭借其超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优质的客户资源,业绩展现出了与宁德时代相似的高成长性。展望未来,储能电池以及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的增长,有望为科达利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需注意的是,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的买卖建议。股市投资存在风险,投资者务必谨慎决策。

0

全部评论 (1)

GentleBoy皮卡丘
科达利技术硬核,供应链稳扎稳打,上游压力也能扛住,这波成本控制确实有料!([图片]暂不支持查看图片)
2周前
0
有驾APP下载-有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