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销量一蹶不振,枭龙基本为零,是品质问题还是定位问题?

“我的车每500公里就得加机油,发动机抖得像拖拉机,高速上差点出人命! ”一位2017款哈弗H7车主在社交平台的控诉帖,将长城汽车推上舆论风口。 这位车主并非孤例,全国车友群中类似的故障案例比比皆是,烧机油、异响、车机卡顿等问题如同附骨之疽。

曾经缔造神话的哈弗H6,如今在SUV销量榜上已跌至27位。 今年3月,这款昔日霸主仅卖出10199辆,不足特斯拉Model Y销量的四分之一。

数据揭示更残酷的现实:2024年全年销量同比暴跌39.2%,2025年前三月累计销量仅26736辆。

与此同时,比亚迪宋PLUS DM-i的混动技术正在颠覆燃油车市场规则,吉利星越L以23817辆的月销量牢牢占据自主品牌高地。

深究哈弗H6的陨落轨迹,产品质量隐患逐渐浮出水面。 除发动机顽疾外,新推出的枭龙系列遭遇大规模质量投诉:OTA升级形同虚设的动力锁死、冬季续航腰斩的电池系统、开裂鼓包的轮胎,甚至座椅骨架未用即锈。

更致命的是,当比亚迪掀起“油电同价”风暴时,哈弗却执着于“冠军版”“纪念版”等情怀营销,错失技术迭代黄金期。

哈弗销量一蹶不振,枭龙基本为零,是品质问题还是定位问题?-有驾

长城高层的焦虑肉眼可见。 董事长魏建军亲自下场直播卖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公开检讨营销失误,但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数据表明,这些努力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

反观竞争对手,特斯拉用FSD自动驾驶重塑科技标杆,比亚迪凭DM-i超级混动构建技术护城河,就连吉利都祭出银河系列抢占新能源高地。

哈弗销量一蹶不振,枭龙基本为零,是品质问题还是定位问题?-有驾

产品矩阵的失衡同样触目惊心。 哈弗品牌过度依赖单一爆款,当H6失守城池,新推出的猛龙、大狗等车型难挑大梁。

今年2月销量数据显示,哈弗大狗虽以8315辆成为品牌销冠,但这个数字尚不及巅峰时期H6单月销量的零头。

更讽刺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哈弗枭龙系列,三个月累计销量仅71辆,不及竞品单日销量。

哈弗销量一蹶不振,枭龙基本为零,是品质问题还是定位问题?-有驾

市场正在用残酷的法则教育每个参与者:当电动化浪潮席卷而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企业注定被淘汰。

哈弗H6的教训警示行业——没有永恒的神话,只有不断进化的产品。 当消费者开始用“三电技术”“智能座舱”“超充网络”作为购车标准时,还在炫耀“百万车主选择”的营销话术,已然沦为时代的注脚。

哈弗销量一蹶不振,枭龙基本为零,是品质问题还是定位问题?-有驾
哈弗销量一蹶不振,枭龙基本为零,是品质问题还是定位问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