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汽车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各省份汽车产量排名,安徽以76.17万辆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把连续近10年稳坐冠军宝座的广东甩在了身后,广东一季度产量为66.51万辆 ,差距近10万辆,而且相比1 - 2月,安徽的领先优势还在扩大。这一变化,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可能迎来重大调整。
多年来,广东一直是汽车产量的“王者”,自2016年起,汽车产量就稳居全国第一,并且一路走高。但今年形势突变,1 - 2月,安徽生产44.48万辆,广东为37.65万辆 ,安徽已经小胜;到1 - 3月,差距直接拉大到9.66万辆。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今年安徽极有可能彻底超越广东,成为新的汽车产量冠军。
安徽能实现逆袭,一方面得益于统计口径的调整。以前比亚迪等车企在安徽的产量被算到广东(如深圳总部),从2025年开始,这部分产量归入安徽,让安徽的数据一下子蹿升。另一方面,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今年1 - 3月,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92万辆,占全国12%,同比增长313%,远超广东的21.71万辆。如今的安徽,已经形成了以合肥、芜湖为核心,滁州、淮南等多地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产业链覆盖整车、三电、智能驾驶全链条,2800家零部件企业形成强大规模效应,比亚迪、蔚来、奇瑞、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厂齐聚,“产业狼群”效应显著。
再看广东,尽管汽车产业基础深厚,拥有完整产业链,汇聚了比亚迪、小鹏汽车等头部企业,2024年汽车营业收入达12812.73亿元,汽车产量570.74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1/4 ,广州、深圳还获批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但在这场激烈竞争中,广汽集团的表现却不太乐观。2024年广汽集团财报显示,全年亏损43.51亿,这是上市12年来首次亏损,旗下合资品牌如广汽三菱、广汽讴歌已退出市场,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在新能源冲击下销量腰斩,自主品牌方面,埃安网约车属性较强,传祺、昊铂市场影响力不足,暴露出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困境。
老牌汽车重镇吉林、湖北的日子也不好过。1 - 3月,吉林汽车产量35.63万辆,湖北32.16万辆,分别位居全国第十一和第十三,相比去年同期都有减少,与高峰期相比几近腰斩,被挤出了前十。而湖南首次冲进前十,河南也排到第十二位,进步明显。
汽车产业格局的这一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没有谁能永远高枕无忧,曾经的王者可能面临挑战,新兴力量却能抓住机遇迅速崛起。对于广东等传统汽车强省来说,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加大投入;而像安徽这样的后起之秀,要继续巩固优势,不断创新,才能让领先的位置坐得更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关注汽车产业的后续发展,看看这场激烈的竞争还会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