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如同人的脚掌,是在正常行走过程中,唯一与地面直接接触的地方,而如果脚掌出现问题,那人就很容易摔倒,汽车同理。
那么汽车轮胎的更换标准是什么?有人说6-8万公里,也有人说3-5年,但到底按哪个标准更换,来看看老司机怎么说。
一、胎面花纹深度
轮胎胎面的排水槽中会有分布多个凸起的标志,当胎面上的花纹磨损至与该凸起的标志齐平后,则需及时进行更换处理。
因随着胎面花纹深度的下降,汽车在雨天行驶过程中排水性能下降,易形成“水膜”,导致刹车距离变长及过弯时易发生打滑现象,对安全产生较大威胁。
二、侧壁鼓包/破损
”鼓包“多因为轮胎遭受较大冲击力导致,如快速通过坑洼路面、上下马路牙子等,其中扁平比低的轮胎出现的概率更大。
当侧壁出现鼓包情况,通常意味着轮胎内部的部分帘线已经断裂,这种情况需及时更换处理,否则爆胎的概率很大。
轮胎侧壁在其整体结构中属于比较脆弱的区域,如侧方停车有时刮擦马路牙子会导致胎侧壁破损,此时则主要透过破损区域,看是否伤到内部胎线,如果伤痕较浅,则通常不需要更换处理,反之则建议更换。
三、老化龟裂
轮胎属橡胶制品,则存在老化周期,有些朋友平常用车比较少,可能车子用了5-6年,总共就跑了2-3万公里,这种情况则需要定期对轮胎进行检查,当发现轮胎表面有老化龟裂的情况时,则需要及时更换处理。
四、胎圈变形
胎圈变形,意味着轮胎没有那么圆了,则在速度跑起来之后,会感觉车子抖动比较严重,此时胎面内部的部分钢丝线已经断裂,且因变形后的受力不均,受损程度会不断加剧,也需要更换处理。
五、轮胎偏磨
即轮胎一侧花纹的磨损程度已经达到了更换标准,但另一侧的花纹又相对正常,此时一般也需要进行更换处理,两侧的磨损不均,直接会导致轮胎抓地力较大程度的下降。
同时,在更换轮胎后,需要着重对四轮进行定位调整,否则新换的轮胎用不了多少,也会出现偏磨情况。
六、胎压保持能力下降
通常正常的轮胎,在一个保养周期内,都是不太需要额外补气的,如果发现胎压下降速度过快,即便轮胎外观未见明显异常,也建议及时检查,大概率是轮胎气密性出现了问题。
七、其它常见轮胎问题
1、轮胎补几次就不能再用?
这个并没有严格的标准,通常轮胎正面被贯穿,只要直径不大,在正常修补范畴内,修补几次对轮胎的性能影响不大,除非贯穿的直径比较大,这种相对比较少见。
2、全尺寸备胎可以长期使用吗?
备胎因为较少使用,则磨损程度较主胎轻,因而即便是全尺寸备胎也建议只是临时使用,否则因磨损程度不一,会对汽车悬挂的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
3、轮胎越贵越好吗?
不一定,许多性能胎扁平率比较低,有利于提升性能车的操控,其价格也比较贵,但在过些坑洼路面时,避震效果较差,从家用车的角度来说,选择扁平比略大的轮胎更加舒适且轮胎侧壁抗冲击力也更强。
总的来说,更换轮胎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的用车环境就会产生不同的更换周期,但只要掌握了上述几项方法,基本上就足够判断自己的轮胎是否需要更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