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块的速腾?
六万多的朗逸?
十八万优惠的宝马i3?
最近这波降价潮,看得我是眼花缭乱!
这车价是坐过山车吗?
到底发生了啥?
这便宜能捡吗?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
先说这大众,速腾、宝来、朗逸,妥妥的国民家轿三剑客啊!
这篇文章里说,直接打六折,速腾七万,宝来朗逸六万多?
我寻思着,这价格买个好点的电动自行车都够呛,更别说汽车了!
查了一下官网和各大汽车平台,根本没这回事儿!
这明显是标题党嘛!
虽然最近车市确实卷,优惠力度也大,但也不至于跳楼价大甩卖吧?
大家动动脑子想想,这可能吗?
车企又不是做慈善!
不过,这波降价潮也确实值得关注。
根据懂车帝、汽车之家等平台的数据,一些车型优惠力度确实不小。
比如,雅阁混动,优惠幅度确实比较大,有些地区能到六万多,但起售价十一万?
那也得看什么配置啊!
丐版估计悬,高配版更不可能。
再比如,宝马i3,优惠幅度也挺大,但十八万?
我只能说,看看就好,别当真!
实际优惠根据地区、经销商、具体车型配置的不同,浮动很大。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大妈喊着“跳楼价、亏本甩卖”,你真信了?
过去一问,好家伙,特价菜就那么几捆,还蔫了吧唧的。
真正新鲜水灵的,价格该多少还是多少。
咱们买车也一样,得擦亮眼睛,货比三家。
别被一些夸张的标题忽悠了。
你想啊,车企造车也是要成本的,研发、生产、运输、销售,哪哪不要钱?
真要亏本卖,那车企喝西北风去啊?
而且,这价格低得离谱,你真敢买吗?
俗话说得好,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这车价要是低得超出常理,你不得好好想想,这车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是不是库存车?
是不是事故车?
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朋友,贪便宜买了一辆“特价车”,结果开了没多久就各种毛病,修车花的钱比买车的钱都多!
最后没办法,只能低价卖了,损失惨重。
你说,图一时便宜,最后却花了更多钱,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所以啊,买车不能光盯着价格,还得看车的品质、性能、配置、安全性等等。
一分钱一分货,这道理亘古不变。
当然,该争取的优惠还是要争取的。
多看看,多问问,多比较,才能买到一辆称心如意的车。
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致力于弘扬社会正气,无任何侵犯版权或肖像权的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协商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