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

近期车市风波不断,高合汽车传出停产消息后,比亚迪率先打响降价战,引发各大车企竞相跟进。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市场已诞生超过300家新兴车企,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仅有少数企业能够成功突围。

在众多竞争者中,零跑无疑占据一席之地。

在3月2日的新车发布会上,零跑汽车正式推出了其全系新款车型,并公布了具体售价。延续品牌一贯策略,高性价比继续被作为核心竞争优势加以强调,这也是零跑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市场定位。

在公开场合,朱江明对竞争对手理想汽车给予高度评价,直言要向李想取经。

零跑汽车将C01和C11两款车型纳入降价促销行列。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C10定价区间为12.88万至16.88万,新款C11定价在14.88万到20.58万之间,C01的价格范围为13.68万至15.88万,而T03的售价则定在4.99万至6.99万。

然而,在当前汽车产业背景下,这种近乎恶性竞争的价格策略已不再令人惊讶。

2023年度,零跑汽车以144155辆的交付量位居行业前列,较上年实现了29.67%的增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市场表现超越小鹏、哪吒和问界,仅次于理想与蔚来两大品牌。

在如今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中,零跑汽车能否脱颖而出?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1993年,朱江明携手好友傅利泉共同创立了大华股份。这家企业经过15年的发展,于2008年在A股市场实现上市。

在安防监控领域深耕多年后,大华股份已稳居行业前三,成为A股市场备受瞩目的上市公司。然而,现任CEO朱江明却出人意料地宣布进军汽车行业。

早在创立大华时期,朱江明就已意识到安防领域基本被几家国际巨头垄断,要想有所突破相当困难,这一想法绝非一时兴起。

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朱江明迅速做出了进军这一领域的战略决策。

傅利泉在得知他的想法后,立即表示了赞同。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零跑汽车由朱江明与傅利泉等人在2015年共同组建。

实现跨领域转型面临诸多挑战。

零跑创立初期,朱江明对行业规则知之甚少。与此同时,汽车制造所需的庞大资金与公司仅有的3.6亿启动资金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数字远低于李斌提出的"200亿造车门槛"。

零跑汽车的首款产品未能获得市场认可。

零跑在2019年1月推出了其首款量产车型S01。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尽管该车型入门款在补贴后仅售10.99万元,顶配版本价格也控制在14.99万元以内,定价颇具吸引力,然而市场表现却十分低迷。

S01在推出首年销量不足千台,2020年全年销售约1000台,2021年更是骤降至634台。该车型于2022年正式停产。

车主们对该车型的不满情绪持续升级,主要源于其存在多项严重缺陷:续航里程虚标、制动系统失效,以及方向盘和转向拨杆卡滞等问题。大量消费者已向提出投诉。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零跑T03作为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成功扭转了企业的困境。

这款"老头乐"风格的代步车,以其亲民的价格和讨喜的外观设计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在享受购车补贴后,其售价区间保持在6.58万至7.58万元之间,为预算有限的购车者提供了经济实惠的选择。

零跑T03一经推出便迅速打开市场,其销售表现成功扭转了公司此前低迷的态势。

零跑汽车在2020年的销量为10266辆,次年这一数字飙升至38463辆,占据了品牌年度总销售额的近九成。

零跑能有今日的成就,T03功不可没。

零跑随后陆续发布了C01和C11两款新车。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零跑在2021年实现了4.38万辆的销售业绩,与往年相比,销量增幅高达443.5%。

2022年,零跑汽车在交付量上持续领先"蔚小理"等竞争对手,成功摘得国内新势力车企销量桂冠。

2022年9月,零跑汽车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跻身港股市场,成为继三家同行之后第四家实现上市的造车新锐企业。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技术研发的持续深耕铸就了零跑的领先优势。

自零跑创立以来,该公司先后完成了多轮资金募集。在排除两次未公开具体数额的融资后,其累计融资金额已达到30亿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零跑再次成功筹集了高达88亿元的资金。

在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震荡与新兴车企纷纷入市的双重挑战下,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剧烈波动。零跑汽车在此期间成功获得大规模投资,充分展现了投资界对其前景的坚定信心。

巨额资金的注入为零跑科技注入了强劲的研发动力。

零跑汽车采取了与近年新造车企业普遍推行的全栈自研策略有所区别的发展路径。相较于全栈自研模式在硬件环节依赖外部供应商,零跑致力于全域自主研发,将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开发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战略,尽管这一决策意味着较长的研发周期和巨额投入,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布局将为其带来显著的规模效益。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汽车制造行业措手不及,叠加"黑天鹅"事件影响,全球芯片短缺问题进一步恶化,导致多家汽车制造商相继宣布停产或减产。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零跑汽车在应对芯片短缺难题时展现出独特优势,与其他车企普遍面临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零跑汽车此前已推出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处理器"凌芯01",该芯片通过提升计算性能,使车辆达到L3级别自动驾驶水平。这款处理器已率先搭载于零跑C11纯电动SUV车型上。

通过自主研发芯片技术,零跑汽车有效规避了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潜在风险。

零跑凭借其高度垂直整合的运营架构,在电动汽车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这种商业模式不仅大幅精简了供应链环节,还将采购支出控制在较低水平,确保了供应链系统的可靠运行。

零跑具备更强的抵御"黑天鹅"事件的能力,使其能够有效突破供应链和资源限制。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零跑汽车在2023年经历了显著的市场波动。

凭借亲民定价策略,零跑汽车虽难以匹敌行业领军企业,却通过借鉴小米的规模效应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然而,随着大量造车企业涌入,20万以内的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随着比亚迪、长安和五菱等传统汽车制造商相继进入市场,零跑汽车在性价比领域的竞争优势正逐步减弱。

零跑汽车凭借其丰富的配置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展现出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和显著的价格竞争力。

零跑汽车凭借其独特优势迅速打开市场,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首批十万辆的销售业绩。

仅凭价格优势已难以持续支撑销售业绩,这一竞争力正逐渐减弱。

零跑汽车2023年首月销售数据显示,其交付量遭遇大幅下滑,仅实现1139台新车交付,较去年同期锐减85.9%。

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源于消费者对其接受程度有限,同时受制于电池成本的制约,导致车辆售价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零跑汽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背书,该公司在与众多行业巨头的较量中明显处于劣势。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零跑在2023年3月开辟了增程式技术路线,其C11增程版与纯电版本同步上市,形成产品矩阵。

零跑推出的增程版车型搭载了理想同款三缸发动机增程器的混合动力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有效解决了续航担忧。由于其在车型定位上与理想相近,且售价低于20万元,这款车被市场亲切地称为"小理想"。

零跑C11增程版上市首月销量即突破6000台,随后在五月攀升至7000台。数据显示,该车型占据了品牌总订单量的八成,使零跑在插电混动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功。

紧接着,零跑迅速推出C01增程版和全新C11增程版,大幅提升了续航性能。凭借这一优势,零跑实现第二个10万辆交付仅用一年,第三个10万辆交付更是缩短至半年内完成。

2023年12月,零跑汽车单月销售突破18618台,年度总销量攀升至144155台,较去年实现119%的显著增长,这一业绩重振了品牌的市场地位。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零跑公司的生存之道在于其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

2020年,零跑在自主研发和生产领域的坚定态度通过新京报的一次专访得到了充分展现。

汽车制造商,无论新势力还是老牌企业,都必须把核心技术研发作为生存发展的关键。唯有坚持自主研发生产,企业才能真正掌控自身发展走向。

零跑汽车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成功开辟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零跑于2023年7月正式推出其自主研发的"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公司在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四叶草"系统创新性地整合了智能汽车的座舱控制、自动驾驶和车身管理三大模块,通过精简的硬件配置实现了部件间的快速响应与无缝协作。该系统秉持"精简硬件、优化协同"的设计原则,以最小化的零件数量达成了整车系统的高效运转。

零跑通过其统一架构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了三种计算性能配置方案,涵盖基础版、标准版和旗舰版,确保产品保持竞争优势。

作为首款采用"四叶草"架构的车型,零跑C10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基础上,较C11和C01实现了智能化的显著提升,进一步拉开了产品间的技术差距。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零跑凭借其经济高效的电子电气系统架构,成功开拓了国际市场。

Stellantis集团,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于2023年10月向零跑汽车提出战略合作方案,双方随后共同成立了零跑国际合资企业。

Stellantis于2024年2月宣布,其位于意大利米拉菲奥里的工厂将承接零跑品牌15万辆纯电动车的生产任务。这批车辆将面向欧洲市场销售,计划投产时间定在2026至2027年间。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零跑C10作为其进军国际市场的首秀车型,无疑将引领品牌未来的战略方向。这款全球车型的推出,标志着零跑正式开启国际化进程,其市场表现将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零跑历经一年的艰难探索,最终成功扭转局面,实现了企业重振。

零跑汽车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成功构建起技术壁垒,在增程式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扭转了销售困境。相较于初创时期的青涩,该企业在技术积累与市场表现上已实现质的飞跃,展现出与行业巨头比肩的实力。

新能源汽车领域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仅凭价格优势已难以立足市场,整车制造远非简单的零部件组装。

新兴汽车制造商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同时具备扎实的技术实力与优秀的市场认可度,否则其前景将止步于纸面规划。

零跑汽车在2023年做出了关键战略决策:基于用户反馈和市场走向,果断进军增程式领域。这一明智选择直接推动了销量的持续攀升,充分验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刚刚!新能源车“卷王”出手,零跑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有驾

尽管零跑汽车过去12个月的销售业绩显著提升,其盈利能力却持续面临挑战。

零跑汽车2023年Q3财务报告披露,该公司当期实现1.2%的毛利率,市场估值达363.65亿元。

尽管销售业绩显著提升,这家新兴车企仍未实现稳定的盈利模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众多汽车制造商因财务困境被迫止步,而一家致力于长远发展的企业,必须确保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

零跑推出的"四叶草"架构是否能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市场突破,仍需时间验证。

2024年,新能源车企面临严峻考验。比亚迪掀起价格战,新锐品牌高合汽车因业绩不佳被迫停产,而多家国际车企却实现了业绩突破,其中梅赛德斯奔驰更是调整了其电动化战略的时间表。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海外汽车巨头却在持续盈利。

在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唯有夯实基础、精准把握消费趋势,才能开辟发展新路径。

零跑凭借其全新的技术实力,已然具备参与下一阶段汽车行业竞争的实力。

-END-

资料来源:

雷科技报道,零跑汽车在2023年凭借增程技术实现复苏,同时四叶草架构也取得了显著发展。

野马财经报道,首家登陆港股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即将诞生,其计划将募资总额的40%投入研发领域。

零跑汽车在2024年新品发布会上推出全系车型,面对市场竞争展现出强大信心。据澎湃新闻报道,这家车企以其独特策略应对行业挑战,展现出"无惧竞争"的姿态。此次发布的"全家桶"式产品线,体现了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上的综合实力。

据新华网报道,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正将他的工程师梦想转化为现实,致力于打造创新型电动汽车。

#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