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上海车展揭幕还有两天时间,但各大车企公布的预热信息已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中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车域技术的高速迭代以及由此而来的出行体验变革,既构成了影响中国汽车行业未来走向的重要议题,又为如今活跃于市场前列的行业参与者留下了不小的思考空间。
在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合资汽车品牌将如何重新赢得市场青睐?而面对中国本土行业玩家发动的大规模技术攻势,合资汽车品牌又将如何实现突围?
针对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上这些备受瞩目的问题,别克作为一个在华运营近30年的跨国汽车品牌,通过一场信息量巨大的品牌日活动进行了集中答疑。
01 聚焦中国,辐射全球
从4月21日正式发布的全新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ELECTRA”及其产品矩阵的诞生,别克“以尖端电气化、智能化技术,聚焦高端新能源市场”的解题思路已清晰可辨。
而在智驾研习社看来,思维的高效转变,真正构成了别克品牌在未来行业竞争中最令人瞩目的差异化优势——事实上,这是一种“从放眼全球到聚焦本土”的战略重心转移。
在本次品牌日上重磅发布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是目前在华合资汽车品牌中,第一款立足中国市场、针对中国用户开发的整车架构,其技术自研比例达到了领先行业的水准。
相应地,“逍遥”架构作为别克品牌未来的技术底座,对中国市场响应及产品开发速度也将优于其他竞争对手。
如今,声称“在中国,为中国”的海外汽车品牌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像别克一样,把中国作为首要市场用心经营的跨国品牌并不多见。
以本次发布的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以及在此基础上诞生的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ELECTRA”为例——别克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根据中国市场发展趋势做出全新部署,正是因为该品牌目前在中国拥有领先业界的本土化技术资产,其中包括经验丰富的本土研发团队、先进的泛亚新能源技术中心以及体系化的技术构建实力。
更重要的一点是,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已拥有100%的本土架构开发权和产品定义权。这项在合资车企中独树一帜的特质,将减少内部沟通的成本,有效增强品牌的产品开发敏捷性,加快针对中国用户实际需求的响应速度。
02 既要向上,又要向宽
从别克本次的两项重磅发布来看,借助全新技术架构推动品牌向上发展,快速实现品牌复兴,已成为别克在中国提纲挈领的发展宗旨。
比方说,作为“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的首款旗舰车型别克世家,就将全面配备该品牌在智驱、智驾、智舱等领域最新的先进科技,把“打造智电时代最强MPV”作为最终目标,并将有效填补品牌在超豪华新能源MPV市场的空白。
对汽车品牌而言,凭借持续不断的技术迭代,突破品牌发展的“天花板”、跻身收益更丰厚的细分市场,已构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行业趋势——放眼汽车行业,无论是传统自主品牌,还是本土新兴品牌,都在进行这种无可厚非的尝试。
然而与之相比,别克品牌赖以脱颖而出的另一项竞争优势,则在于其底层技术拥有更大的带宽,可面向更广阔的受众群体。
根据别克方面的表述,全新“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真正实现了对不同车身类型、新能源技术及驱动形式的全覆盖。
具体而言,其技术指向可涵盖从C级到D级的轿车、SUV 、MPV产品,轴距带宽则覆盖2800mm-3300mm,同时支持前驱、后驱及四驱的全矩阵驱动形式。在动力形式方面,则覆盖纯电(BEV)、插混(PHEV)、增程(EREV)等新能源驱动技术。
作为结果,别克从2025年起在中国推出的全新车型将全部是新能源车。未来12个月,6款基于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打造的全新新能源车型将推向市场,全面覆盖上述所有车身类型及新能源驱动形式。
除此之外, “逍遥”架构还将包含奥特能2.0多元驱动平台、全新一代智能底盘系统、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智能大健康座舱等诸多技术细节,足以令时下中国消费者“既要又要”的多元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这无疑与当前最具话题性的新势力汽车品牌构成了鲜明对比——从眼下位处市场头部的新兴汽车品牌来看,其产品阵容所指向的市场细分均有所侧重,很难像别克品牌这样在车身类型、驱动形式及技术细节等方面做到全覆盖。
03 安全才是“真·高端”
眼下,横陈在汽车品牌面前的是一个增长潜力巨大同时略带撕裂感的中国市场:一方面,是高速开启、狂飙而来的智电时代;另一方面,则是不断见诸媒体报道的相关安全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通报的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含未公开案例)超过1700例; 过去5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智驾相关事故累计超80起,新能源汽车相关死亡事故则超120起,共导致200人死亡。其中,碰撞后起火(占比62%)和智驾系统失效(占比38%)是两大主因。
在技术演进和行车安全所呈现出的异步性面前,别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尽管全新“逍遥”架构在动力、底盘、智驾、智舱等技术域进行了全面的跨域融合,所涉技术类别繁复、数量众多,但安全性依然被放置在了至关重要的首要位置得到评估与衡量。
譬如在电池方面,未来在“逍遥”架构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奥特能2.0多元驱动平台虽然将采用行业首发的6C LFP超快充电池,以便在全域900V框架下实现10分钟补能350公里的超高速快充,但电池安全问题并没有遭到忽视。
在电池热失控管理方面,奥特能所采用的企业标准远超国标,在针刺、加热、撞击等极端测试下,始终做到不起火、不爆炸。同时,通过多面液冷管理,电芯散热能力提升130%,电芯间温差则控制在±1℃。如此一来,即便电池底部遭严重剐蹭,水冷系统仍有电芯侧面的流道可继续发挥作用。另外,泛亚还针对直流快充回路短路问题独创了智能高压短路检测技术,可提前预测短路风险,并在故障发生前进行主动干预。
在辅助驾驶领域,别克将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丰富的硬件配置,同步实现厘米级定位以及三重安全冗余。当任何一种硬件失效时,系统将自动降级直到用户接管状态,同时更高的感知精度也将大幅增强辅助驾驶安全性。此外,别克还拥有杜绝“手离方向盘”的双重检测,并且闭眼3秒就会强制退出,漏检率几乎为0。
别克方面透露,2025年品牌将全面实现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部署,带来一段式端到端的流畅出行体验。
在底盘方面,超过50种工况测试将从零件级、子系统级、整车级三个维度,确保别克未来产品的底盘拥有充足的耐久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行业首创的多姿态零重力悬浮座椅则与五恒舒适体感座舱(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形成协同,对驾乘者的健康安全构成保障。
在安全意识逐渐觉醒的市场环境下,背靠百年以来的造车经验、倚仗完善的开发和验证体系,在做到技术先进领先的同时,成功树立起“安全才是真高端”的品牌理念——对于谋求向上发展的别克来说,这显然是撬动市场的正确角度。
写在最后
从别克品牌日公布的最新信息来看,这个诞生于海外、成就于中国的百年汽车品牌,无疑为当前身处逆境中的主流合资汽车品牌带来了启发。
通过对于新能源赛道的全情投入,别克即将在高端新能源汽车的语境下,完成对于动力、底盘、智驾、智舱等四大技术域的全面融合,达到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媲美新势力的技术水准。
与此同时,积淀深厚的本土化技术资产、优于竞争对手的技术带宽以及安全至上的品牌理念,则将有效构成其富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不难预见,在即将开启的合资2.0时代,已做好万全准备的别克品牌有望借助一系列抢先形成的独有优势,成为合资汽车市场的引领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