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SBR技术解析

首先,让我们来深入了解汽车座椅中的一项重要安全功能——SBR。

SBR,全称为Safety Belt Reminder,即我们常说的安全带提醒装置。这个小巧却至关重要的装置,通常被巧妙地安装在副驾驶座椅的内部结构中,旨在提醒乘客在落座后及时系好安全带。

其工作原理大致如图1所示:当副驾驶座椅感应到有人坐下时,压力信号会迅速传递至SBR控制单元。若此时乘客未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传感器的信号也会同时传至控制单元,从而触发安全指示灯的闪烁和警报声的响起。有些车型则会在车速达到一定标准后启动这一提醒功能。

汽车座椅SBR技术解析-有驾

图1

你或许会好奇,既然副驾驶座椅需要这样的装置,那么主驾驶座椅是否同样需要呢?事实上,由于主驾驶位置在汽车启动时通常都有人乘坐,因此无需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判断其是否有人。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系统会直接发出报警信号,因此许多车型的主驾驶座椅并未配备SBR传感器。这也是为何在座椅产品研发过程中,SBR又被称为占位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SBR压力传感的工作原理。

SBR压力传感主要基于两种原理来工作,具体如下所述。这两种原理中的开关均代表了SBR的压力感应点。

第一种是通过电路的导通与断开来实现功能(参见图2)。当足够的压力作用于感应点时,会触发相应的开关闭合。当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或以上开关闭合时,电路得以通电并导通,此时即表示压力传感器已成功发出信号。

汽车座椅SBR技术解析-有驾

图2

第二种原理则是通过通电时整体电阻的变化来发挥作用(如图3所示)。同样地,在足够的压力作用下,相应的开关闭合。当左右两侧各有开关闭合时,上方电路(导线具有一定电阻)与下方的大电阻形成并联,导致电路整体电阻显著降低,此时即表示压力传感器已发出信号。

汽车座椅SBR技术解析-有驾

图3

在设计SBR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体型乘客在座椅上的压力分布情况,以确保压力点能够合理地布置在受力较大的区域。

如图4所示,所有的压力点都巧妙地布置在了主要的受力区域内。即使红色区域较小,也能确保至少触发左右两侧中的某个点,从而保证功能的正常运作(可参考图2、3的电路图进行理解)。

汽车座椅SBR技术解析-有驾

图4

然而,在如图5所示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格外注意。当乘客体重较轻或压力分布较为分散时,存在失效的风险,即左侧或右侧的所有压力点可能都无法正常触发。

汽车座椅SBR技术解析-有驾

因此,在SBR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每一位乘客的安全都能得到妥善保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